-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唐 道 士 宋 /邓 深 灵 应 堂 中 一 羽 衣 ,衡 山 来 此 住 多 时 ,因 来 佛 榻 终 朝 卧 ,醉 后 敲 门 半 夜 归 。留 客 屡 尝 教 买 酒 ,向 人 长 自 说 吟 诗 。开 轩 略 种 闲 花 木 ,此 外 悬 知 少 是 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此外(cǐ wài)的意思: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灵应(líng yì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的现象。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敲门(qiāo mén)的意思:指敲门来寻求帮助或向他人请教。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一羽(yī yǔ)的意思:一根羽毛,形容微小的事物或差距。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 注释
- 灵应堂:一座庙宇或修行场所。
羽衣:道士或修道者的服装。
衡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与道教文化相关。
住多时:长期居住。
拂榻:擦拭床榻,表示休息。
终朝卧:整天躺着。
敲门:夜晚归来时的动作。
买酒:宴请朋友。
吟诗:作诗、吟诵诗歌。
轩:窗户。
悬知:大致推测,猜想。
是非:纷争和是非之事。
- 翻译
- 在灵应堂中穿着羽衣的人,从衡山来到这里居住了很久。
疲倦时就拂去榻上的尘埃,整天躺卧;喝醉后敲门半夜才回家。
他常常邀请客人一起买酒,总是向别人讲述自己作诗的经历。
打开窗户,随意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里大概能避开许多纷扰是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灵应堂中一位道士衣衫的描述,展现了其清贫而淡泊的生活态度。"衡山来此住多时"透露出道士已经在这里居住很长时间了,这里成为了他精神的栖息之地。
"困来拂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白天沉睡,夜晚饮酒至醉,然后敲开门回家,这种不羁的行为显示出道士对于世俗规矩的无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一句,则表现了道士待人的豪爽以及他热爱文学、乐于与人分享自己吟诵之情。这不仅展现了他的豁达性格,也反映出他对于酒和诗的喜爱,这在古代文人中是颇为常见的情趣。
"开轩略种閒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则透露出道士对自然的热爱,他不仅享受闲适的生活,还亲手栽培花草,体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最后一句"此外悬知少是非"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是非的超然态度,只关注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对于其他的纷争是非持一种不太在意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学情怀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药畦
雨余想见药苗肥,薯蓣堪羹杞可齑。
老贼何须投益智,先生只要买当归。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亦好园
金谷惟堪贮俗尘,辋川今复得诗人。
先生道是贫到骨,犹有山园斗大春。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亦好亭
亦好园中亦好亭,两重好处两重贫。
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月山
昔人只解笑移山,未信移山不作难。
一昨月山三里外,先生掇取近栏干。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冰壶阁
竹国风世界,梅兄雪友朋。
地清无可比,且道玉壶冰。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竹岩
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
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