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三》全文
- 翻译
- 一顿饭就能填饱肚子,其他事物都不再需要。
我深深明白饥饿的感受,不像那些吃饱了还贪得无厌的人。
- 注释
- 一饭:一顿饭。
腹:肚子。
果:确实,果然。
然:这样。
身外:身体之外,指物质需求。
百不须:什么都不需要。
深知:深深地理解。
饥:饥饿。
方朔:汉代的东方朔,以机智著称,这里比喻有深刻体验的人。
不似:不像。
饱:吃饱。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比喻贪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三)》中的一句。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为喻,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一饭腹果然"描绘了满足于简单饮食的朴实,"身外百不须"则强调了对物质欲望的超脱。接下来,诗人通过比较"深知饥方朔"(方朔是汉代文学家,此处可能象征明智之人)与"不似饱侏儒"(侏儒比喻贪得无厌的人),暗示了知足常乐的智慧,以及对饱食终日者的批评。整体上,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浦.柯亭北发,余属王山人石谷写江上送行图贻之。与柯亭同填此词
何处最销魂,对风江落日,一尊离酒。
旧饯认河桥,怕重省、桥外欹亭眠柳。
烟凉雁老,那堪此际挥吟袖。
唱尽临分长短句,算得鹧鸪啼否。
绵邮慢水层山,梦相寻正好,酥钿点牖。
渡鼓未停挝,人已在、八桨船唇回首。
玉堤金斗,写愁凭仗丹青手。
犀轴铺时休便卷,画尾曾填红藕。
定风波.周鸥塘种水图
绕横塘,一带苍奁,汀花远接岸草。
抱耒空山,披蓑断垄,怎比烟波好。藕芽肥,芡盘小。
并种乌菱万丝袅。深窈。付粉鸥管领,有谁寻到。
西风短棹。采秋鲜,独自归残照。
向桥根维缆,欢迎稚子,月上柴门俏。
紫荷裳,白藤帽。吹笛苔矶按江调。应笑。
车声马影,人间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