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缤纷(bīn fēn)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繁花似锦的样子。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冻笔(dòng bǐ)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下,笔墨冻结无法书写。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泛浮(fàn fú)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中的意思模糊,不明确,不具体。
分光(fēn guāng)的意思:分开光线,指将光线分散或分开。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竟夕(jìng xī)的意思:竟夕指整夜,连夜,通宵。形容一夜之间,整个夜晚。也可指连续的几个夜晚。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萍飘(píng piāo)的意思:形容人没有根基,没有依靠,四处漂泊。
前尘(qián chén)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经历
琼筵(qióng yán)的意思:指盛宴、盛宴的酒席。
鸠竹(jiū zhú)的意思:鸠竹是一个用来形容人们争抢利益、争斗不休的情景的成语。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兽炭(shòu tàn)的意思:指人类与野兽之间的差别,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或卑劣。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饧箫(xíng xiāo)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嬉遨(xī 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地玩耍、游玩。
喧阗(xuān tián)的意思:喧嚣嘈杂,声音嘈杂。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银花(yín huā)的意思:指冬天里飘落的雪花。
圆子(yuán zǐ)的意思:指事物完整、完美无缺,也可表示事物的形状圆润。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月分(yuè fēn)的意思:指时间的月份或月初、月中、月末等时期。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浮圆子(fú yuán z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缺乏责任感。
银花火树(yín huā huǒ shù)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华丽辞藻,但内容空洞无物。
- 鉴赏
这首《庆春泽慢·元宵日和竹樵翁》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先,诗中“人日才过,元宵又至,春风乍度饧箫”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元宵节前夕的氛围,春风初至,箫声轻扬,预示着节日的喜庆即将来临。接着,“剪雪描凫,安排乐事今宵”,通过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白鸭,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同时暗示了人们精心准备的欢庆活动。
“银花火树缤纷甚,映琼筵、未许风摇”描绘了灯火辉煌、烟花璀璨的场景,与宴席上的美酒佳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祥和的节日气氛。“月分光,一曲新歌,唱彻晴霄”,月亮的光辉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歌声填满,展现了元宵之夜的欢乐与浪漫。
“无端触起中年感,忆儿时鸠竹,随处嬉遨”这一句,诗人回忆起童年时光,那时的自己在元宵节期间与同伴们一起玩耍,放飞纸鸢,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快乐。这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竟夕看灯,喧阗史埭潘桥”,描述了人们彻夜观灯的情景,即使是在历史街区和潘桥这样的地方,也充满了欢声笑语,体现了元宵节的全民参与和浓厚的节日氛围。
“雪瓯重泛浮圆子,问前尘、已逐萍飘”,诗人通过品尝元宵这一传统食品,联想到过去的岁月如同漂浮的水草,已经远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偶书怀,冻笔烘开,兽炭添烧”,诗人即兴抒怀,虽然笔墨因寒冷而凝滞,但通过炉火的温暖,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也能保持乐观和创造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还融入了诗人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