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脱俗的画面,通过磐石与清泉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磐石清泉下”,以磐石为背景,清泉自其下流淌而出,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坚定。次句“能生隐者心”,直接点明了这种自然景象对隐士心灵的影响,激发了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由来车马客,空羡白云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繁华与喧嚣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相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吸引力。车马客代表了世俗的追逐与忙碌,而“白云深”则象征着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境界。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浮躁与功利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的挖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晴和云门韵
黄人失守金鸦逃,白龙倒翻沧海涛。
如轮黑云横天半,两月不见高天高。
绿章谁人达天耳,只恐将天都化水。
天忽大怒雷夜鸣,霹雳一声雨为止。
黑云破碎红云生,扶桑晓日排云行。
绕日虹光一万丈,岂有神怪敢相争。
乃知天欲苏民困,约束祇凭威一震。
他时客向海上来,定见乖龙缩成寸。
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其二
大雅沦正音,筝琶实繁响。
杜韩去千年,摇落吾安放。
涪叟差可人,风骚通肸蛮。
造意追无垠,琢辞辨倔强。
伸文揉作缩,直气摧为枉。
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
女复扬其波,拓兹疆宇广。
大道辟榛芜,中路生罔两。
孱夫阻半途,老大迷归往。
要当志千里,未宜局寻丈。
古人已茫茫,来者非吾党。
并世求人难,勉旃各慨慷。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四
俗儒阁阁蛙乱鸣,亭林老子初金声。
昌平山水委灰烬,可怜孤臣泪纵横。
东西南北辙迹遍,断柯缺斧终无成。
独有文章巨眼在,北斗丽天万古明。
声音上溯三皇始,地志欲掩四子名。
丈夫立言要须尔,击瓮拊缶乌足鸣。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与四海刘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