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送厉宗上人》。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光,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出远行者的背影与壮观的山峦相呼应,岷山、终南山都是古代隐逸的胜地,而“雨雪和”则营造了一种既庄严又和谐的氛围。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这里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泉水边秋天鹤的到来,以及夜晚中猿在静寂的禅树旁掠过,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诗人通过对高峰上白云尽处和前山秋色斑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孤寂又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中,这也是对远行者的深情寄托。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在庐岳之巅吟唱的情形,以及那时月光下波涛汹涌的江面。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召唤,也隐含了对远行者未来旅途的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是一首融合了写景、送别与怀古于一体的佳作。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
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
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
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
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
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
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