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首句“白云净空山”,以“白云”与“空山”相映衬,营造出一片纯净、悠远的氛围。白云飘渺,仿佛是天空中流动的诗意,而空山则给人以静谧、深远之感,两者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之美。
接着,“朗月照寒水”,月光洒在寒冷的水面,不仅照亮了水面,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这里的“寒水”暗示着一种清冷、孤寂的情绪,而“朗月”的出现,既是对这种情绪的一种抚慰,也是对心灵深处光明的呼唤。
“群动尽无言”,描绘了一个万物皆静的世界,所有的生灵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争斗,只有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投射,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如如印元旨”,“如如”在这里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真相,“元旨”则是指根本的、原始的意义或目的。这句话意味着,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人们可以领悟到宇宙的根本法则和生命的真谛,即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不变的、永恒的,它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运行,无需言语,自有一番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真理境界的思考空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后重九半月菊始开因思东坡言菊花开日即重阳取酒为之一醉遂和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之作
地偏菊开晚,乃在秋冬交。
霜中色艳艳,肯逐蓬艾凋。
感此节物殊,为尔再登高。
玉觞泛金英,举酒望层霄。
云气有佳色,此岂瞪发劳。
世态互陵灭,冰炭方凝焦。
不如醉后眠,意味真陶陶。
何论饮而寿,且以乐此朝。
秋雨初霁天高气清独游山间意欣然乐之因和渊明游斜川诗以纪其事
岁律忽晼晚,我生感行休。
雨馀秋气清,策杖成独游。
苍苍松桂合,中有清浅流。
放怀似樵者,忘机狎飞鸥。
顾我疏散姿,自合在一丘。
但恨尚羁束,块处无朋俦。
独酌谁与共,独歌谁与酬。
此独有至乐,当有知者不。
盗贼纷满眼,世故端百忧。
置之且勿道,独乐未易收。
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
前年河内中秋月,玉帐初寒铁衣滑。
羽书狎至不成眠,坐伴清光到明发。
是时季弟在幕中,病隔纱窗共谈说。
出师未捷身已危,继被宸章召还阙。
去年中秋寓宋都,金针篆字看除书。
夜同叔弟坐月下,仰望赤气环斗枢。
经营两河初就绪,斥罢将帅良非图。
陵晨廷争不可得,上还印绶归东吴。
今年谪官旅湖外,又值中秋有佳气。
纤云四卷天无河,月色满庭如泼水。
缅怀诸季会合难,但与阿宗相劳慰。
举杯邀月应笑人,处处相逢万馀里。
我生端遇国步艰,出入将相三年间。
功名富贵亦何有,慨念四海悲汍澜。
心驰沙漠关塞远,身堕江湖风露寒。
不须更问世间事,但愿对月身常闲。
《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宋·李纲】前年河内中秋月,玉帐初寒铁衣滑。羽书狎至不成眠,坐伴清光到明发。是时季弟在幕中,病隔纱窗共谈说。出师未捷身已危,继被宸章召还阙。去年中秋寓宋都,金针篆字看除书。夜同叔弟坐月下,仰望赤气环斗枢。经营两河初就绪,斥罢将帅良非图。陵晨廷争不可得,上还印绶归东吴。今年谪官旅湖外,又值中秋有佳气。纤云四卷天无河,月色满庭如泼水。缅怀诸季会合难,但与阿宗相劳慰。举杯邀月应笑人,处处相逢万馀里。我生端遇国步艰,出入将相三年间。功名富贵亦何有,慨念四海悲汍澜。心驰沙漠关塞远,身堕江湖风露寒。不须更问世间事,但愿对月身常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867c6b42683b08511.html
读二疏传
都门供张设祖道,冠盖如云声浩浩。
送车百两知为谁,太傅少傅同归老。
道傍观者为泣下,贤哉大夫能自保。
酒酣礼毕辞决去,脱若林泉放鱼鸟。
当时宣帝重法律,视遇公卿同隶皂。
杨恽所坐秪语言,赵韩之诛亦草草。
故令二傅动归心,未必筋骸果衰稿。
父子相随出汉关,归来自觉故乡好。
黄金散尽宴亲宾,日治酒殽供洒扫。
肯将田宅遗子孙,清白传家最堪宝。
寂寥千载想风流,知止不辱何其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