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丁 公 默 送 蝤 蛑 宋 /苏 轼 溪 边 石 蟹 小 如 钱 ,喜 见 轮 囷 赤 玉 盘 。半 壳 含 黄 宜 点 酒 ,两 螯 斫 雪 劝 加 餐 。蛮 珍 海 错 闻 名 久 ,怪 雨 腥 风 入 座 寒 。堪 笑 吴 兴 馋 太 守 ,一 诗 换 得 两 尖 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海错(hǎi cuò)的意思:指海洋中的岛屿错综复杂,难以辨认的情况。引申为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辨认清楚的状态。
加餐(jiā cān)的意思:指在正常的饮食时间之外额外增加一顿饭或食物。
尖团(jiān tuán)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聚集在一起,密集而尖锐。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轮囷(lún qūn)的意思:指人们合作共同劳动,互相帮助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
蛮珍(mán zhēn)的意思:指珍贵而稀少的东西。
入坐(rù zuò)的意思:指进入座位,坐下。
石蟹(shí xi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观,内在却空洞无物。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闻名(wén míng)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远播。形容人或事物的名气非常大。
吴兴(wú xīng)的意思:指人的情绪、兴致高涨,精神焕发。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腥风(xīng fēng)的意思:指战争、动乱时期的血腥氛围。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蛮珍海错(mán zhēn hǎi cuò)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繁复杂。
- 注释
- 石蟹:溪边的小石蟹。
钱: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轮囷:形容形状弯曲。
赤玉盘:红色宝石般的盘子。
半壳含黄:半个壳里有黄色的蟹肉。
宜点酒:适合蘸酒食用。
两螯:两只大钳。
斫雪:洁白如雪。
蛮珍海错:指远方或异域的珍贵海鲜。
怪雨腥风:奇异的风雨。
吴兴馋太守:指某个在吴兴任职且好食的官员。
两尖团:两只蟹团。
- 翻译
- 溪边的小石蟹比铜钱还要小,见到它们让我欢喜,像是红色宝石做的盘子。
它们半个壳里藏着黄色的肉,正好用来蘸酒,两只大钳像白雪般洁白,仿佛在邀请我多吃一些。
这些来自蛮荒之地的珍贵海鲜,我早就听说了,但如今亲眼所见,那怪异的风雨却让人心生寒意。
真可笑,吴兴那个贪吃的太守,竟然用一首诗换取了这两只鲜美的蟹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丁公默送蝤蛑》。全诗通过描写蝤蛑这种小动物和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之美和自然界中微小生物所承载的情感及哲理。
首句“溪边石蟹小于钱”以生动细腻的手法捕捉到溪边蝤蛑的大小和形态,从而展现出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眼光。紧接着“喜见轮囷赤玉盘”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通过对比手中的珍宝(赤玉盘)与蝤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平凡事物之美的欣赏。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这两句则是借用蝤蛑来比喻生活中的享受和待遇。半壳内的黄色可能指的是蝤蛑体内的卵巢,用以比喻美食;两螯(蝤蛑的前肢)斫雪,象征着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也要勇敢面对并享受生命。这里诗人通过蝤蛑的形象传递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这两句则转换了语境,从蝤蛑转向更广阔的情感世界。"蛮珍"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物品,而"海错"则可能是一种地理概念,这里用以形容远方的奇珍异宝;而“怪雨腥风入坐寒”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中不受控制的力量时的感慨。
最后,“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则是诗人的自嘲与幽默。这里"吴兴"指的是苏轼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馋太守"则是对自己生活中的小愿望和物质欲求的调侃;“一诗换得两尖团”则可能是在说诗人用自己的诗歌换取生活中的一点小乐趣(尖团,可能是某种食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蝤蛑这一微小生物,展现了苏轼对生命、自然美和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他在物质匮乏中的幽默与自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