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朴(bào piáo)的意思:指人保持朴素、真实、纯洁的品质。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城隅(chéng yú)的意思:指被困在城墙角落的人,比喻处境困难,无法脱身。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鹤驾(hè jià)的意思:指高飞在前,引导船舰行进。比喻领导者或前辈引领后辈或群众前进。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鲸鱼(jīng yú)的意思:形容巨大的鱼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琼佩(qióng pèi)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比喻美好的品质或才能。
三李(sān lǐ)的意思:指同一个领域或同一行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
山祇(shān qí)的意思:指山中的神灵,也用来形容山林幽静、宁静无人的意境。
霞裾(xiá jū)的意思:形容太阳升起或落下时的美丽景色。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驭风(yù fēng)的意思:掌控风的力量,比喻能够驾驭自然力量或掌握局势。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注释
- 祇:只,仅。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鹤驾:比喻仙人的来临。
抱朴:古代道家思想,指保持质朴无华的本性。
异书:稀奇古怪或不寻常的书籍。
丹成:道教修炼成仙后炼制的丹药,象征长生不老。
琼佩:美玉制成的装饰品。
霞裾:用云霞织成的裙子,象征仙人之服。
- 翻译
- 青山孤独地坐落在古城的一角,我从万里之外归来,开始在这里建造新居。
期待能见到四座山峰朝向我,仿佛仙鹤驾临,还能看到三棵李树像跨过鲸鱼般壮观。
我想要传承古老的朴素之道,可能会让中郎惊讶我得到了奇异的书籍。
等我修炼成仙,驾驭风而行,那时我会借用你的美玉佩饰和霞衣裙裳。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观与个人志向的诗句。诗人以“青山祇在古城隅”开篇,设定了一种历史悠久、山川依旧的意境。紧接着,“万里归来卜筑初”表明诗人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又回到这个地方,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事业。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这里的“四山”和“三李”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姓氏,而“朝鹤驾”和“跨鲸鱼”则富有神话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超凡脱俗之物的向往。
“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诗人表达了想要学习古代隐者抱朴子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感到惊奇于自己能得到一些不寻常的书籍,这些书籍可能包含了道德修养或是其他深奥的知识。
“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这里的“丹成”很可能指的是修炼成仙,“驭风去”则表明诗人渴望自由自在,如同神仙般驾驭云风而去。而“借君琼佩与霞裾”则是请求朋友或知己赠送美好的东西作为纪念,或者是一种比喻,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然观和个人理想,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张瘦铜同年梅花册
去年梅花开,篮舆过西碛。
今年梅花开,人在长安陌。
江南江北阻幽期,安得一枝寄远驿。
瘦铜示我青厓图,使我逸兴飞五湖。
空濛香气满丘壑,此花此笔燕山无。
人生何为滞京洛,故园风景殊不恶。
嫩寒天气疏雪晴,小桥修竹清溪鹤。
独来花下撚须吟,飞飞玉蝶穿云深。
春风得意不可状,若有仙人招我空山岑。
题君图卷与君约,有诗有酒须商榷。
铜坑铜井他日游,两人索笑梅花角。
钓台谒严子陵祠
肥遁先生志,祠堂重此州。
一星终古客,落日大江流。
帝业推铜马,闲身羡野鸥。
谁传男子在,徒枉故人求。
币乃同汤聘,竿终笑吕投。
功名轻骥足,风雨老羊裘。
痴甚贻书霸,狂哉洗耳由。
耦耕仙侣共,立传逸民牧。
我亦闻风起,因来系榜游。
苍苍迷万壑,咄咄感千秋。
大树凋名将,云台失列侯。
谶谁陈赤伏,亭已圮芜蒌。
白发看遗像,青山有故丘。
几家绵子姓,七里聚渔讴。
顽懦犹能激,孤高不可俦。
惟应竹如意,遗响答峰头。
由老君犁沟径云台峰侧南逾擦耳崖至金天洞
西峰菡萏如,到此瓣一展。
乘之如步虚,上下轻且软。
或云苦县翁,于此事清畎。
其旁有青牛,怪事理莫遣。
舍之度云台,细路绕香篆。
仰视天无余,俯瞰地有限。
或为怪风遏,前行后仍转。
或为烂云迷,始定终乃舛。
趣苦赏莫延,思艰力难勉。
失喜重隒来,有洞若可款。
弹指开双扉,两脚一萧散。
回头盼来踪,几度幸而免。
猿狖之所愁,而我独游衍。
岂其异术操,所恃惟一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