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北官舍即事》
《淮北官舍即事》全文
清 / 杨毓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论䇲持筹心事违,海滨远处忘机

每愁向晚雷起不道经秋雁信稀。

久雨愧无防水策,乍凉难觅可身衣。

位悲亦有妨贤感,他日隋堤一棹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持筹(chí chóu)的意思:持有筹码,掌握主动权

道经(dào jīng)的意思:指经书或经典的内容,也泛指儒家经典、经书。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妨贤(fáng xián)的意思:阻止有才能的人得到发展机会,妨碍聪明人的兴盛。

防水(fáng shuǐ)的意思:指采取措施防止水进入,比喻采取措施避免危险。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可身(kě shēn)的意思:指人可以承担、担当某种责任或角色。

雷起(léi qǐ)的意思:指形势突然变得紧张或危险。

隋堤(suí dī)的意思:指随意放纵、毫无节制的行为。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蚊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微小而具有破坏力的东西。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雁信(yàn xìn)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比喻传递信息或者传递感情。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远处(yuǎn chù)的意思:指距离较远的地方,也可用来比喻遥远的时间或空间。

鉴赏

此诗《淮北官舍即事》由清代诗人杨毓瓒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舍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织。

首联“论䇲持筹心事违,海滨远处或忘机”,开篇便以“论䇲持筹”这一官场术语,暗示了诗人的官场生涯与内心的真实想法之间的矛盾。身处海滨遥远之地,或许在繁忙政务之余,诗人的心灵得以暂时放空,远离世俗的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

颔联“每愁向晚蚊雷起,不道经秋雁信稀”,进一步描绘了官舍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傍晚时分,蚊虫嗡嗡,仿佛雷鸣一般,让人心生烦忧;而秋天到来,南飞的大雁渐行渐远,传递着季节更迭的信息,也让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

颈联“久雨愧无防水策,乍凉难觅可身衣”,则将视角转向了官舍生活的实际困难。连绵的雨水让诗人感到愧疚,未能有效解决防洪问题;初秋乍凉,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衣物来应对天气变化,生活中的琐碎与不便在此得到了体现。

尾联“位悲亦有妨贤感,他日隋堤一棹归”,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官位的悲哀,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感怀。在官场上,或许有许多束缚与无奈,使得自己无法成为真正的贤能之臣。最后,诗人以“他日隋堤一棹归”为结,似乎预示着有一天会离开官场,回到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中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官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诗人的情感波动与思考跃然纸上,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杨毓瓒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刘简之兄弟赴省

弟兄连榜俱高荐,正遇龙飞急诏求。

兰省深严清禁近,丹梯曾上广寒游。

岂惟一举两黄鹄,便好同修五凤楼。

草绿江南旧行路,春风归马控双虬。

(0)

送项直卿赴省

逐客归来访里闾,后生文彩益增奇。

低头见子如东野,满耳闻人说项斯。

果有高名动场屋,行观大策对丹墀。

亲闱日望泥金信,报我仍须寄好诗。

(0)

自江上游龙兴至净因寺

晓踏晴沙江上堤,堤平沙尽草萋萋。

墙头野杏才先发,叶底雏莺自在啼。

问道渔舟通膴水,只应烟火是桃溪。

深村疑有秦人在,记取来时路恐迷。

(0)

次韵郭伟节段廷直见寄二首·其二

邂逅江楼初识面,骑驴冲雪耸诗肩。

谈倾坐客人如玉,蘋满汀洲水拍天。

君欲摩霄登兔窟,我方载月上渔船。

夜郎千古穷愁地,窜逐曾留李谪仙。

(0)

留别黄子默

回瞻人在斗南边,目断湘中万里天。

驱马又过衡岳寺,携家却上洞庭船。

江湖足了平生事,文字岂徒今世传。

不共离亭一樽酒,行看待我著归鞭。

(0)

次韵向文刚晁叔易游青原

佛屋深蟠七祖山,鲁公奇字刻孱颜。

能来把钓溪台上,安用赋诗戎马间。

薄宦不知何处好,浮生才得此时闲。

夕阳渡口人争渡,又趁城头暮鼓还。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