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花间.道光丁未二月朔,抵家作》
《醉花间.道光丁未二月朔,抵家作》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醉花间

一叶扁舟初著岸。荷衣今始换。

惭负素餐诗,忍饱田家饭。犁锄身未惯。

刍豆恩犹恋。玉京近远

隔河一十四邮亭,望东华,长在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惭负(cán fù)的意思:感到羞愧,感到自己不如对方。

刍豆(chú dòu)的意思:指平凡、低微的事物或人物。

东华(dōng huá)的意思:东方的光芒

负素(fù sù)的意思:指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素餐(sù cān)的意思:指只吃素食,不食肉类。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邮亭(yóu tíng)的意思:邮亭是指古代供人寄送信件的小亭子,现在常用来形容传递消息、传递信息的场所。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归乡途中所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一叶扁舟初著岸”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诗人乘舟归来,即将触岸的场景,画面感十足,仿佛能听到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感受到归家的喜悦与期待。

“荷衣今始换”一句,巧妙地将诗人身份与服饰特点相结合,暗示其身份可能为隐士或文人,通过换下荷衣(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的衣物),表达了回归世俗生活的转变。

“惭负素餐诗,忍饱田家饭。”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对过去不劳而获的生活感到愧疚,同时又对田家饭的朴实生活表示理解与接受,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

“犁锄身未惯,刍豆恩犹恋。”进一步描述了诗人虽未习惯农耕生活,但对土地和农民的养育之恩仍心存感激,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感慨。

“玉京知近远。隔河一十四邮亭,望东华,长在眼。”结尾处,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中的京城(玉京)既近且远,通过十四座邮亭的距离来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拟温飞卿杨柳枝六首·其四

冶叶倡条那复论,寻常坊巷半朱门。

灵和殿角东风哨,只有颦眉最感恩。

(0)

丁三诗轴为胡子贤题

日念元宾八九狂,飘零诗墨尚飞扬。

旧情更有胡都讲,同对春风各黯伤。

(0)

还京留别

哀乐百年百感并,一帘寒雨近残春。

最怜明月江头别,从此天涯忆故人。

(0)

湜亭六绝句·其四

明渠浸玉绝氛埃,一日应须到百回。

说似抔湖吾亦背,无人来对漫郎杯。

(0)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十三

故书百本镇相随,长夏村庄日倍迟。

温罢《公羊》刚饼熟,家风还是秀才时。

(0)

三月十五日夕照寺冒巢民先生生日冒鹤汀主人

桃叶衣冠初结社,问年三百风中马。

一春阴雨罕逢晴,瓣香萧寺徒悲咤。

冒生旧是文章裔,折简招邀置杯斝。

当时水绘盛宾客,闻风色动况亲炙。

千场歌舞见平生,一老东南支风雅。

只今辙迹久如扫,极目江河真日下。

品核裁量两无用,暮唶朝唏徒自诧。

纵论往事致惋慨,略遣词流供慰藉。

僧寮冒雨有何好,归路春泥役没輠。

固知犹是声气事,谁信能无童仆讶。

终当万事不挂眼,一醉千忧聊可写。

漠漠吹花满四邻,依依风柳摇台树。

皇天会有晴霁时,散策春林观物化。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