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架》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庭院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移栽树木、搭建葫芦架的场景,以及周围环境的生机与和谐。
首句“移树当阶引稚藤”,诗人以“移树”开篇,巧妙地将新植的树木与幼藤联系起来,不仅体现了园艺的精心安排,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成长。树木被移至庭院的台阶前,稚嫩的藤蔓顺势而上,两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感。
次句“向空云雨绿层层”,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在广阔的天空下,云雨交织,绿意盎然,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一层层的绿色所覆盖,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葫芦架在空中延伸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第三句“好花历落葫芦小”,转而聚焦于葫芦架上的花朵与葫芦。这里的“好花”不仅指花朵本身美丽,更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绽放。葫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着福禄寿喜,与周围的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祝福的画面。
最后一句“十尺湘帘对曲肱”,以“湘帘”这一细节描绘了葫芦架下的环境。十尺长的湘帘垂挂,与人的手臂相对,既增添了空间的私密感,又营造出一种静谧与雅致的氛围。在这里,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院中移树、搭建葫芦架、花朵与葫芦的描绘,以及对湘帘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艺术感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灵岩寺
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
却悟冗官长役物,争如大士日谈空。
山横青壁千层合,泉迸丹崖一线通。
幽鸟静啼人外境,疏钟不堕世间风。
目无可欲猿猱伏,心绝微尘冰鉴融。
自恨无缘陪宴坐,它生愿效种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