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陵(ān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安葬之地。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灯夜(dēng yè)的意思:灯夜指夜晚的时候照明的灯火。在成语中,灯夜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或者表示人们夜间的活动。
点照(diǎn zhào)的意思:指点迷津,给予指导或帮助。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烧灯(shāo dēng)的意思:形容夜间不休息,继续学习或工作。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松火(sōng huǒ)的意思:火势平息,形容矛盾、纷争等得到解决,局势平静。
俗习(sú xí)的意思:指习俗或风俗习惯。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 翻译
- 正月元宵之夜,灯火通明更显清幽。
明亮的月光下,几点灯火照亮城头。
世俗的眼光怎知这简朴之美,安陵人想必无须担忧。
家家户户在松火旁,舂米声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 注释
- 正月:农历正月,指元宵节。
烧灯:点灯笼庆祝。
封川:形容城市或河流被灯火照亮。
幽:清静、幽深。
十分:非常,极其。
月色:月光。
数点:少数,少量。
城头:城墙之上。
俗习:世俗的习俗。
陋:简陋,朴素。
谅:料想,想必。
家家:每家每户。
松火畔:松树旁边,可能指篝火。
舂米:用杵捣米。
未曾休:从未停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元宵节(正月烧灯夜)的场景。诗人郑刚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祥和。"封川转觉幽"一句,写出了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川流似乎因灯火而显得更加宁静深邃。"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城头,星星点点,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诗人对于世俗的习俗和陋习持有一定的批判态度,但并未过于严厉,而是以"俗习那知陋"暗示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某些习俗的不足。然而,他相信即使在这样的夜晚,安逸的安陵之地的人们也不会有太多忧虑。最后两句"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则展现出家家户户在松火旁忙碌舂米的景象,虽然辛苦,却透出节日里生活的热闹与勤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元宵之夜为背景,既描绘了节日的喜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民俗和人情的观察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吊五人墓
西市敏霜日,南躔贯索中。
歌诗忧《板荡》,占象叹《屯蒙》。
国柄归旁落,刑馀蔽主聪。
衣冠婴赤族,屠狗叫苍穹。
竟触貂珰怒,谁怜骨鲠忠。
捐生片语易,仗义五人同。
道直心宁悔,名存死不空。
招魂堤水上,葬骨虎丘东。
墓草侵阶绿,山鹃带血红。
要离三尽土,千古共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