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
《浣溪沙》全文
明 / 叶纨纨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昨夜轻寒透薄罗。晓来微雨忽相过

红英一半已看无。

好句漫成嫌未切,那知总为恨难模。

日长双黛奈颦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红英(hóng yīng)的意思: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漫成(màn ch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发展得无法预料或失去控制。

轻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天气寒冷,但不算严寒。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明代女诗人叶纨纨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花落人愁的画面。

首句“昨夜轻寒透薄罗”以轻寒之感开篇,暗示了夜晚的凉意透过轻薄衣物,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次句“晓来微雨忽相过”则将时间推进至清晨,微雨不期而至,增添了几分朦胧与诗意。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情感的转折。

“红英一半已看无”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花朵的凋零。红艳的花朵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一半,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这种景象不仅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好句漫成嫌未切,那知总为恨难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遗憾。她试图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却总是觉得不够真切,难以完全表达心中的情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好句”与“未切”、“恨”与“难模”相对比,突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难以言表的痛苦。

最后,“日长双黛奈颦何”一句,以日长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抒发。面对漫长的时光,诗人似乎无法摆脱内心的愁绪,双眉紧锁,难以释怀。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浣溪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生命中美好与哀愁并存的复杂情感。叶纨纨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词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是明代闺秀词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叶纨纨
朝代:明   字:昭齐   籍贯:明苏州府吴江   生辰:1586—1608

(1586—1608)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昭齐。叶绍袁长女,叶小鸾姐。三岁能诵《长恨歌》,十三能诗,书法遒劲有晋人风。嫁袁氏,郁郁不得志。小鸾将嫁而卒,纨纨哭之过哀,发病死。有《愁言集》。
猜你喜欢

宛委山

周邅如罨画,回眺识凭虚。

鸟迹藏神检,松脂写道书。

乱厓苔布席,古树鹤分居。

探险幽奇尽,山灵或启予。

(0)

集庆寺展宋理宗御容寺后有二妃墓得四首·其二

坏殿秋原上,山僧拂衮龙。

丹青施阶草,题识削门松。

粉黛开幽劫,金支捧御容。

斋厨清磬发,疑是景阳钟。

(0)

钱唐风雪歌

江干归马巳薄晚,十里深黑无人烟。

横风虎鸣雨脚重,海门大浪高过船。

公无渡河招舟子,渔蓑不动拖蓬眠。

寒气摇风忽成雪,乱絮漠漠吹江天。

草枯蛟龙斗昏黑,泥滑僮仆行迍邅。

江边伫立衣渐厚,银蚕数寸堆吴绵。

钱唐诸山晦咫尺,云雾对面徒茫然。

黄沙摇江不得绿,平林飞叶鸣老鸢。

柳花千阵扑斗笠,人如瘦鹭行吴田。

小奴鸦翎面传粉,两岸越山挑两肩。

冲冻麻鞋入旅店,江村借火燔马鞯。

主人笑客已头白,呼媪为我拂华颠。

瓦盆倾酒窥巨瓮,百杯不醉糟丘前。

肥鱼姜韭聊一饱,半醉稍觉回红咽。

酒钱数尽难买梦,荒鸡冻蝶氍毹毡。

(0)

梁小璧歌

梁郎身似山鹧鸪,一声客已愁奈何。

高堂夜永歌细细,此夕人眠有寒意。

商丝高引两秋蛩,灯花寒青烛不红。

霜黄月白受长叹,三星四星横西东。

子规欲啼春尚未,硕为柳花渡江去。

(0)

兖东杂诗·其三

蕞尔邹滕邑,遗风古俗存。

不毛多瘠土,蒿目断中原。

梨枣垂官道,牛羊卧郭门。

三驺同晚食,野薤足盘飧。

(0)

偶作四首·其一

卧疴偶居内,百忧相煎蹙。

嗜睡瞋啼鸟,畏喧远童仆。

微雨打梨花,经月废栉沐。

断饮疏洒人,箕踞啖笋菽。

昨秋年谷俭,亩收不盈斛。

晋楚盗如毛,未闻奏平复。

军兴更加税,卖儿多道哭。

饿骸仆路衢,爵啄死人肉。

荒荒豺虎横,夜眠不能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