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反挽歌二首·其二》
《反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崇嶓   形式: 古风

死生虽异涂,昭晰一理

崦嵫圆景,一诀非永逝

达人元化,生死一剧耳。

生生常痴冥,安知非真死。

死当安吾归,生当适吾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生生(shēng shēng)的意思:生生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崦嵫(yān zī)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形容山高而险峻。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永逝(yǒng shì)的意思:永远消失,永不复返

圆景(yuán jǐng)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完整、和谐的景象。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昭晰(zhāo xī)的意思:明显清晰,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注释
死生:生死。
涂:道路。
昭晰:清晰。
本:根本。
崦嵫:日落的地方。
圆景:落日。
诀:诀别。
永逝:永远消逝。
达人:智者。
元化:自然变化。
剧耳:像一场戏剧。
生生:生命轮回。
痴冥:迷茫。
安:使……安。
真死:真正的死亡。
当:应当。
吾归:我的归宿。
适:顺从。
吾意:我内心的意愿。
翻译
尽管生死有别,但根本道理清晰如一。
日落崦嵫,如同诀别,并非永远消逝。
智者顺应自然变化,看待生死就像一场戏剧。
生命轮回中人们常常迷茫,怎能确定这不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是我应有的归宿,生活应顺从我内心的意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崇嶓的《反挽歌二首(其二)》。诗人以生死为题,表达了对生死本质的理解和超脱态度。他认为尽管死亡与生存看似不同,但其实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昭晰本一理"。他引用"崦嵫落圆景",象征着日落西山,寓意生命的终了并非永远的消逝。对于通达的人来说,生死如同一场戏剧,无需过于执着。他认为人们在生前应追求自我意愿,享受生活,即使面临死亡,也应安然接受,视为回归自然的归宿。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赵崇嶓
朝代:宋

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人。生于庆元四年(1198),商王元份八世孙。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石城令,改淳安。尝上疏极论储嗣未定及中人专横。官至大宗正丞。卒于宝祐四年(1256)以前。有《白云稿》。《宋史·宗室世系表》:商王元份九世孙汝悉长子。诗词兼有。
猜你喜欢

投壶

离骚课罢便投壶,长日身心得自娱。

多少论筹闲殿最,始终中节定工夫。

(0)

出萧关怀古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

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

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

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

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0)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0)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0)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0)

春尽劝客酒

林下春将尽,池边日半斜。

樱桃落砌颗,夜合隔帘花。

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

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