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如访友,寻源如读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超旷(chāo kuàng)的意思:非常宽广,非常辽阔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寒翠(hán cuì)的意思:指寒冷的时候,仍然保持着翠绿色,形容植物的生命力顽强。
涵空(hán kōng)的意思:涵盖一切,包容广泛。
既夕(jì xī)的意思:既夕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无法改变。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万化(w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样、丰富多变。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阳乔(yáng qiáo)的意思:指人物高大而挺拔,形象豪迈,气概非凡。
幽怀(yōu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思念或忧愁。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鉴赏
此诗《大潜山独游》由清代诗人夏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大潜山独自游览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看山如访友”,以访友的亲切感来比喻观赏山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喜爱之情。接着“寻源如读书”,将探索山泉源头的过程比作阅读书籍,寓意在自然中寻找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清秋自超旷”一句,点明了秋天的清爽与开阔,让人心情舒畅,与自然融为一体。“乐与山水俱”则直接抒发了作者与山水共乐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
接下来的几句,“秋阴积檐端,夕阳乔木疏”,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秋意浓重,夕阳斜照,树叶稀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泉声泻寒翠,云影涵空虚”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水声潺潺、云影浮动的生动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生动。
“颇得清净理,遇之万化初”两句,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领悟到的清净之道,仿佛触及万物初始的状态,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最后,“既夕下山去,幽怀良不孤”收尾,意味着傍晚时分,作者离开山林,但心中那份宁静与感悟并未消散,反而更加深刻,体现了独游山林后心灵的丰富与成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