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
《中秋》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正好惆怅西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朗吟(lǎng yín)的意思:指声音悠扬地吟唱或诵读,形容诗歌或文章的朗诵。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西倾(xī qīng)的意思:指向西方倾斜,形容事物向着西方发展或倾向。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注释
尘里:指尘世间。
兼:同时。
咸:都。
期:期待。
夕:夜晚。
明:明亮。
一年:一年中。
惟:只。
度:次。
长:常常。
恐:担心。
云生:乌云升起。
露洗:露水清洗。
微埃:微小的尘埃。
光濡:光芒润湿。
是物:万物。
清:清新。
朗吟:大声吟诵。
看正好:正合适。
惆怅:感到惆怅。
西倾:向西倾斜。
翻译
无论是尘世之内还是之外,都期待着今夜能明亮。
一年之中只有一次这样的夜晚,却常担心乌云会遮蔽它。
露水洗净了微小的尘埃,光芒润泽万物使其清新。
正当我们朗声吟诵时,却发现月亮已向西方倾斜,令人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而宁静的中秋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月光和露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变幻的忧虑。"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一句,既是对中秋佳节的期待,也是对现实生活中难得清净之境的向往。"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则表达了时间易逝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两句构成诗歌的情感基调,既有喜悦中秋之美,又有对未来的不安。

接下来的"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描绘了一幅月色与露水共同作用下的净化景象。月光如水般清澈,洗涤了尘世的污垢,使万物变得异常清晰。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暗含着诗人内心对于纯洁与明亮的向往。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月光时的心境。"朗吟"指的是清晰而美好的声音,即月夜中的和谐氛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倾"),诗人的心情又不免陷入惆怅。这是对中秋之夜难得且易逝的感慨,也反映了人生苦短、月亮易缺的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光和露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是一首融合了景物描绘与情感抒发的中秋诗。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一

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

急呼青伞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

(0)

入上饶界道中野酴醾盛开二首·其二

走上松梢绕却它,为它满插一头花。

未论似得酴醾否,且是幽香野得些。

(0)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其八

客爱清殊绝,僧愁冻不胜。

可怜兜率寺,斋供一湖冰。

(0)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其二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

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0)

梅林分韵得爱字

去城十里南郊外,突兀老梅馀十辈。

玉雪为骨冰为魂,气象不与凡木对。

我来穷冬烟雨晦,把酒从公对公酹。

人言此实升庙堂,埋没荒村今几岁。

清芳不为无人改,捐弃何妨本根在。

瑰章妙语今得公,国色天香真有待。

归路从公巾倒戴,俗物污人非所爱。

我公行向日边归,此段风流入图绘。

(0)

运司园亭.西园

潭潭刺史府,宛在城市中。

谁知园亭胜,似与山林同。

幽鸟语晴昼,好花娇春风。

物情如有待,赋咏属诗翁。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