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摇溪脚月犹冷,香满枝头雪未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赋 梅 花 宋 /布 衣 某 影 摇 溪 脚 月 犹 冷 ,香 满 枝 头 雪 未 乾 。只 为 传 家 太 清 白 ,致 令 生 子 亦 辛 酸 。
- 翻译
- 月光洒在溪边,影子摇曳,夜色依旧寒冷,
花香弥漫枝头,积雪还未完全晾干。
- 注释
- 影:月光的影子。
摇:摇晃。
溪脚:溪流的岸边。
月犹冷:月光依然寒冷。
香:花香。
满:充满。
枝头:树枝顶端。
雪未乾:积雪还未干透。
只为:仅仅因为。
传家:家族传承。
太清白:过于清廉。
致令:以至于。
生子:生育孩子。
亦:也。
辛酸:艰难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独特景象。在寒冷的溪边,月光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冷之意。枝头上的雪花尚未完全融化,却已被梅香所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于“传家”——即家族繁衍与名门望族的渴望与复杂情感。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而这里的“太清白”则是对梅花纯净之美的赞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族传承的期许。
然而,这种期许并非轻松可得,故而“致令生子亦辛酸”。这里,“生子”指的是后代的延续,而“辛酸”则表达了一种苦乐参半的情感。它可能暗示了对未来繁衍和家族责任的一种担忧,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竞争或者个人命运的不易预测而生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自然界的象征,抒发了诗人对于家族传承与个人的情感纠葛。它既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对于生命延续和家族责任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鲁示所作赠郑舍人晴波高格洪响使人神王昔与舍人同客江阴追叙游历作此却寄时观鲁亦往江阴即以送之
我昔孟冬南渡江,江潮始落呈崖棱。
舍人开箧示我诗,入手但觉云霞蒸。
中流叩舷诵石鼓,力与水势争吰噌。
暮投山店四肢惰,山阁凭空见星火。
绝壁云阴脚下生,彻夜江声枕上过。
月落闻马嘶,门外风色寒。
霜清万木秀,霁景明林端。
纡回七十里,下见漕河乾。
练湖草动北风起,白塔朱楼照湖水。
黄沙扑面人却行,车轮格格官路平。
寒天日落四山紫,疲马向城时一鸣。
江阴古寺遇人寡,双柏婆娑雪沾洒。
天风振柯龙自吟,佛殿阴阴夜飘瓦。
兴来著屐君山巅,侧身四望心茫然。
日光海气伏不动,时见空中生紫烟。
当时相乐自如此,别来踪迹东西水。
故人身直承明庐,石室三年读秘书。
岂是文章贵敏疾,高文典册用相如。
吾兄今诗伯,长歌动光彩。
鼓柁东南征,所见足吁駴。
胸中五岳起未平,更赋高邱望远海。
《观鲁示所作赠郑舍人晴波高格洪响使人神王昔与舍人同客江阴追叙游历作此却寄时观鲁亦往江阴即以送之》【清·汪中】我昔孟冬南渡江,江潮始落呈崖棱。舍人开箧示我诗,入手但觉云霞蒸。中流叩舷诵石鼓,力与水势争吰噌。暮投山店四肢惰,山阁凭空见星火。绝壁云阴脚下生,彻夜江声枕上过。月落闻马嘶,门外风色寒。霜清万木秀,霁景明林端。纡回七十里,下见漕河乾。练湖草动北风起,白塔朱楼照湖水。黄沙扑面人却行,车轮格格官路平。寒天日落四山紫,疲马向城时一鸣。江阴古寺遇人寡,双柏婆娑雪沾洒。天风振柯龙自吟,佛殿阴阴夜飘瓦。兴来著屐君山巅,侧身四望心茫然。日光海气伏不动,时见空中生紫烟。当时相乐自如此,别来踪迹东西水。故人身直承明庐,石室三年读秘书。岂是文章贵敏疾,高文典册用相如。吾兄今诗伯,长歌动光彩。鼓柁东南征,所见足吁駴。胸中五岳起未平,更赋高邱望远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267c68a2116120888.html
登报恩塔作歌
登塔有会心,成句从塔下。
借问登时何不书,攀跻应接真无暇。
我怀杜老登慈恩,仰穿始出步步真。
当时笔砚谁供奉,英雄未免还欺人。
七星北户江西流,天风入耳声飕䬟。
金陵自昔帝王州,至今遗迹归浮休。
怪底禅宫标窣堵,应令心空万古愁。
送汪容甫之淮阴三首·其一
烟开江上山,日照湖边树。
梫本发华滋,蕉花泫凉露。
秋籁空外鸣,幽香暗中度。
激扬引青讴,荡涤驱俗虑。
良辰畴勿怀,游子不得顾。
季鹰念将归,伯鸾忽又去。
草草储㝛粮,悤悤治装具。
今日广陵涛,明日盂城路。
定州遇雪
夜出真定府,已行一百里。
日晡人马倦,西风大无比。
大声长绕空,沙石四面起。
竹舆转人肩,翻翻欲见㡳。
偷眼望太行,乱云出其里。
落日映其上,昏黄到山趾。
投憩道边庙,相对袖缩指。
面色才一回,计程不可已。
入舆坐龟息,下帷任所诣。
渐闻栖鸦声,始知风稍止。
张镫到定州,空庭月如水。
欲看雪浪石,城闭二更矣。
夜卧声更寂,寒光忽透纸。
不知何时雪,茫茫没人履。
踏冰渡唐河,隔岸朝暾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