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四君诗四首·其四》
《赞四君诗四首·其四》全文
南北朝 / 常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蜀江导清流,扬子挹馀休。

含光后彦覃思前修

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当途权宠置酒得闲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途(dāng tú)的意思:指在行进的途中,突然遇到阻碍或困难。

得闲(dé xián)的意思:有空,有闲暇时间

含光(hán guā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光明正大。

后彦(hòu yàn)的意思:指后来的学者或后世的人才。

绝后(jué hòu)的意思:指没有后代,家族断绝。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权宠(quán chǒng)的意思:权贵得到宠爱和优待。

蜀江(shǔ ji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覃思(tá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慎重考虑

闲游(xián yóu)的意思:指闲散无事地游玩、漫步、游逛。

玄谈(xuán tán)的意思:玄谈指的是深奥、难以理解的言论或话语。

置酒(zhì jiǔ)的意思:设宴款待,举办酒宴。

鉴赏

此诗赞美了四位杰出人物,描绘了他们高尚的品质与深远的影响力。首句“蜀江导清流,扬子挹馀休”,以蜀江之水清澈引出扬子江的余韵,象征着这四位君主如同清流一般,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其影响深远,如同余波荡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接着,“含光绝后彦,覃思邈前修”两句,赞扬这四位君主深藏不露,他们的智慧与思考超越了后辈和前辈,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里运用了“绝后彦”和“邈前修”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卓越的才能与深远的影响。

“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则揭示了这四位君主不受世俗偏见所限,他们的思想深邃而超脱,追求的是真理而非物质的享受。这种对知识与真理的执着追求,使得他们在世间的声音逐渐被遗忘,但他们对于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却永不停息。

最后,“当途谢权宠,置酒得闲游”两句,描述了这四位君主在权力与地位面前保持谦逊,选择放下权势,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通过饮酒聚会,与志同道合者交流,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位君主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也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常景
朝代:南北朝   字:永昌   籍贯:北魏河内温   生辰:?—550

(?—550) 北魏河内温人,字永昌。有才思,雅好文章。初为律博士,后为门下录事、太常博士,宣武帝正始初参与论议律令。累迁积射将军、给事中。延昌初受敕撰门下诏书凡四十卷,孝明帝即位,敕撰太和之后朝仪已施行者凡五十余卷。孝明帝孝昌初参与镇压杜洛周起事,为义军所俘。后落入葛荣手。荣死,景得还朝。孝庄帝永安二年除中军将军、正黄门。参议正光壬子历。节闵帝普泰初除车骑将军秘书监,封阳县子。
猜你喜欢

国香慢/国香

玉润金明。
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
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
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
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
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
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
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
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

(0)

鹧鸪天·花褪残红绿满枝

花褪残红绿满枝。
嫩寒犹透薄罗衣。
池塘雨细双鸳睡,杨柳风轻小燕飞。
人别后,酒醒时。
午窗残梦子规啼。
尊前心事人谁问,花底闲愁春又归。

(0)

鹧鸪天·彩鷁双飞雪浪翻

彩鹢双飞雪浪翻。
楚歌声转绿杨湾。
一川红旆初衔日,两岸朱楼不下帘。
阑倚处,玉垂纤。
白团扇底藕丝衫。
未成密约回秋水,看得羞时隔画檐。

(0)

水调歌头·濯锦桥边月

濯锦桥边月,几度照中秋。
年年此夜清景,伴我与君游。
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
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
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
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
故国归来何事,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
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

(0)

西江月·画幕灯前细雨

画幕灯前细雨,垂莲盏里清歌。
玉纤持板隔香罗。
不放行云飞过。
今夜尘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
羞蛾且莫斗弯环。
不似司空见惯。

(0)

减字木兰花·西山岩桂

西山岩桂。
常恨香闻烟雨外。
何似君家。
戏彩堂前早试花。
黄金千粟。
风撼芳条香馥馥。
一剪无多。
桃李漫山奈俗何。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