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其八明妃怨》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其八明妃怨》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物色骄虏蛾眉镇独颦。

迁延上马地,决绝贯鱼人。

觱篥风相切,琵琶语不真。

君王飞将,妾是玉关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飞将(fēi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战斗力强的将领或士兵。

贯鱼(guàn yú)的意思:贯穿、贯通

骄虏(jiāo lǔ)的意思:自负而被人所征服。

决绝(jué jué)的意思: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果断坚决。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迁延(qiān yán)的意思:拖延、耽搁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鱼人(yú rén)的意思:形容能够在水中自如游动的人,比喻非常擅长水上活动或游泳的人。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鉴赏

这首诗以“明妃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的悲凉命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骄虏”、“蛾眉”、“迁延”、“决绝”、“觱篥”、“琵琶”等,生动地展现了王昭君被远嫁异域的痛苦与无奈。

首句“物色归骄虏”,点明了王昭君被选为和亲公主,远嫁匈奴的命运,暗示了她从繁华的汉宫走向了荒凉的异域。接着,“蛾眉镇独颦”一句,以“蛾眉”比喻王昭君的美貌,而“独颦”则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种对比,既突出了王昭君的美丽,也凸显了她的悲剧性命运。

“迁延上马地,决绝贯鱼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昭君在离开汉宫时的不舍与决绝。这里的“迁延”意味着迟疑、留恋,“贯鱼人”则是形容她被强行带走时的无助与挣扎。这两句通过动作和情感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王昭君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接下来的“觱篥风相切,琵琶语不真”两句,运用了音乐的意象来表达王昭君内心的哀伤与无奈。觱篥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声音凄厉,与王昭君的悲凉心境相呼应;而琵琶则以其复杂的音调,象征着她复杂的情感世界。这两句通过音乐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王昭君的内心世界。

最后,“君王有飞将,妾是玉关尘”两句,以“飞将”比喻英勇的将领,与王昭君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她作为女性的无助与牺牲。同时,“玉关尘”这一意象,既指代了遥远的边塞之地,也暗含了王昭君最终化为尘土的命运。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她作为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脆弱与坚强,以及对和平与爱情的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和对和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诉衷情·东风罨岸进船难

东风罨岸进船难。
酒醒篆香残。
不堪客里无绪,那更晚来寒。
思往事,耿无眠。
掩屏山。
夜深人静,何处一声,月子弯弯。

(0)

夜行船·飞舃朝天云作路

飞舄朝天云作路。
长安近、更无程数。
梧竹当年,丝纶奕世,咫尺凤池平渡。
青眼相逢何太暮。
眉黄透、却愁君去。
官事无多,丰年有暇,莫负赏心佳处。

(0)

诉衷情·素衣苍狗不成妍

素衣苍狗不成妍。
何意妒婵娟。
不知高处难掩,终自十分圆。
涵万象,独当天。
照无边。
乾坤呈露,何况人间,大地山川。

(0)

诉衷情·芙蓉深径小肩舆

芙蓉深径小肩舆。
相并语徐徐。
红妆著处迎笑,遮路索踟蹰。
锦步障,绣储胥。
绕重湖。
更添月照,人面花枝,疑在蓬壶。

(0)

诉衷情·十分风味似诗人

十分风味似诗人。
有些子太清生。
只应最嫌俗子,消瘦却盈盈。
风乍静,雪初晴。
月微明。
泊然疏淡,莫是无情,作个关情。

(0)

感皇恩·时节近中秋

时节近中秋,桂花天气。
忆得熊罴梦呈瑞。
向来三度,恨被一官萦系。
今朝称寿,也休辞醉。
斑衣戏彩,薄罗初试。
华发双亲剩欢喜。
功名荣贵,未要匆匆深计。
一杯先要祝,千百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