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深秋时节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登高须上最高峰”,点明了诗人选择登临最高之处以求得更为广阔的视野,暗示了追求高远境界的心境。接着,“万里罗浮影更重”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从高处俯瞰所见的辽阔景象,仿佛罗浮山的影子在远方更加浓重,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和壮丽的视觉效果。
“久客不归秋欲暮”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长期客居他乡、渴望回归故里的思绪。随着秋天的逐渐深沉,时光的流逝更加明显地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两人相对看孤鸿”,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同凝望远处孤独飞翔的大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大雁的孤独与迁徙象征着漂泊与追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他们在共同的凝视中找到了彼此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情感丰富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菊对芙蓉.过侯敷文村居留赠仍用前韵
紫艳牵裾,红香扑帽,手编花鸟阳秋。
有佳儿膝下,少妇楼头。
红栏粉壁吴船样,明棂外、蜂蝶成毬。
有时月上,前墟送到,牧笛樵讴。一任金犊如流。
笑昔日金张,一半荒邱。且芒鞋野服,散誔优游。
栽花晒药摊书外,无剥啄、人境双幽。
但逢酒熟,恰当花放,我到还留。
水调歌头.初夏吴门舟次董樗亭钱葆馚留饮顾梁汾适至即席分韵
往事细如雨,新水滑于罗。
十年才一会面,不饮欲如何。
雪抑松江银鲊,黄铸洞庭卢橘,酌以小红螺。
仆素不胜酒,醉态亦傀俄。相乐也,复相泣,起婆娑。
眼中之人老矣,春后落花多。
休管谁家龙凤,不若狗儿吹笛,伴取胆娘歌。
小别数日耳,榴月复经过。
水调歌头.画楼诗为西陵吴子玙赋
有客向余说,昨又到湖头。
湖中翠奁未敛,湖畔水明楼。
万本澄心堂纸,千页大观楼帖,百幅李营邱。
盘礴此楼上,缥缈紫绨裘。风弄麝,波漾縠,浩悠悠。
涌金门外新月,听足采菱讴。
分付危栏飞槛,莫遣于祠岳墓,烟景触帘钩。
贮酒兼贮茗,不贮古今愁。
水调歌头.平远堂雨中即事。林天友使君席上同曹顾庵、丁药园、胡存人、吴园次、六益、余澹心、尤悔庵、宋既庭、钱宫声、顾云美、伊人、天石、赵旦兮、毛行九分赋,共用烟字
千古莺花窟,四月雨晴天。
阑干一望平远,浓淡石湖烟。
催取茶鎗酒幔,唤得筝师篴伎,来做饯春筵。
且起舞回鹘,休去听啼鹃。觞未半,风乍起,雨铿然。
嵯峨古塔将压,抉屋势斜穿。
万斛铃音铎语,四壁鲸呿鳌掷,劈裂几条弦。
脱帽叫奇绝,此景倩谁传。
满江红.秋日登单父城外春秋阁
单父城东,堆遍了、万层秋色。
凭阑望、齐疆鲁甸,一泓晴碧。
此去渐通霄汉路,吾生只少翱翔翼。
缭櫩斜、百尺俯中原,空苍极。铜鼓赛,松杉直。
阴雨吼,精灵急。看藓衣泥马,晓行无迹。
日落漫添羁旅恨,时危专藉匡扶力。
读春秋、武帐烛花红,髯如戟。
谢池春慢.乙卯三月三日作
烘桃染杏,春到愁、思量处。
弱蕙试新荑,嫩蝶翻绵羽。
林际莺才满,梁畔燕将乳。飏歌旗,喧戏鼓。
三三两两,挑荠谁家女。鸭头搓足,匀遍了、城南浦。
半引前溪影,碧上垂杨缕。
半取烟汀色,绿蘸盈樽醑。斟一斗,思千古。
兰亭洛水,淼淼波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