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八首·其二》
《感事八首·其二》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

边声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纲纪(gā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组织或个人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缓急(huǎn jí)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要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来决定,不可以操之过急或拖延。

力人(lì rén)的意思:勉励人心,鼓舞士气。

声势(shēng shì)的意思:指声音和气势,形容声音大而威猛,气势雄壮。

宪臣(xiàn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国家法律和宪法,尽职尽责的官员。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元相(yuá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仪态或举止等与众不同、独特奇特。

自甘(zì gān)的意思:自愿承受困苦、艰难或痛苦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事八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朝廷内部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甘州杀宪臣,暗示了高层政治的血腥与不公;国家纲纪似秋尘,则形象地描绘出制度败坏、秩序混乱的景象。

接下来,“各边声势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边防的危机。各边声势相倚,意味着边境防御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依赖关系,但这种依赖在紧急关头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的支持和援助,却是一个疑问。谁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边防的紧张局势,也暗含了对国家整体凝聚力和领导层决策能力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和危机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边防安全的深切忧虑。边贡通过对比和反问,巧妙地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其九

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

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0)

靠袋睡赞·其二

弄尽千般死伎,布袋全身靠倚。

寻思总是虚花,不如打觉瞌睡。

(0)

禅房十事.香印

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

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楔穿。

(0)

六言山居·其三

盘石新封翠藓,破龛重绕青萝。

唤起惊回残梦,月筛林影婆娑。

(0)

朝阳穿破衲赞

断线无蹊,折针缺鼻。提得完全,金乌西坠。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六

庾岭春归,溪梅早知。

雪破寒英,一点半点,月横疏影,三枝两枝。

未放高楼吹笛,且听茆舍吟诗。

十分潇洒,一段清奇。

将谓黄梅消息绝,暗香犹有好风吹。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