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则学为裘与箕。
- 鉴赏
这首诗《题百福衣》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智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众法合成婴儿衣”,以“婴儿衣”为喻,暗示了人生的起点,即在众多法则的交织下,个体生命得以形成。这里“众法”代表了世间各种规则、道理或经验,而“婴儿衣”则是新生的象征,强调了生命的初始状态是纯净无染的,充满了无限可能。
接着,“一法不解婴儿机”,进一步阐述了即使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纯真未受污染的心灵的重要性。这里的“一法”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法则或观念,如果不能理解或接受它,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就如同不懂得婴儿的天性一样。
“出声喤喤孩且啼”,描绘了婴儿啼哭的声音,既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也是对世界探索的开始。这声音中蕴含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预示着个体将要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学习。
“为儿说法知良知”,意味着通过教育和引导,人们可以认识到内在的良知,即道德与正确的判断力。这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义。
最后,“长则学为裘与箕”,以“裘”(皮衣)和“箕”(簸箕)为喻,形象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仅学会了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事物,包括接纳、筛选和净化。这里的“裘”可能象征着社会角色的承担,“箕”则代表了对负面或不必要事物的剔除,强调了成长过程中既要积累知识与技能,也要学会辨别与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从生命之初到成长过程中的智慧与道德修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心动
劫外威音,叹劳生荒苍,几曾知觉。
勘破转轮,擘碎虚空,游戏六门无著。
块然蕙帐胡床稳,看铁树应时花灼。慧光烁。
大明宝殿,玉龙盘薄。一颗玄珠踊跃。
迸霞彩辉辉,万神欢乐。
放去收来,逆顺纵横,雪曲顿超橐龠。
真情欲诉凭谁说。见胎卵、梦魂交错。晓天廓。
听吹凤楼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