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诗·其七》
《感怀诗·其七》全文
明 / 桑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勾践怒蛙,锄商脚祥麟

万物贡所遭,通遏非缘身。

周礼地利羲经天真

拯物有余资,寸璞山嶙峋

君看乘舆者,进退皆由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舆(shèng yú)的意思:指乘坐车辆或交通工具,比喻利用某种条件或机会来达到目的。

地利(dì lì)的意思:指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形地势适宜。

勾践(gōu j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失败后能够坚持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怒蛙(nù wā)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愤怒到极点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物贡(wù gòng)的意思:物贡是指贡献物品或者礼物。

羲经(xī jīng)的意思:指古代传世的经典著作。

祥麟(xiáng lín)的意思:形容吉祥、瑞兽的出现。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余资(yú zī)的意思:指剩余的财富或资源。

拯物(zhěng wù)的意思:拯救物品,使其恢复原状或修复损坏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轼怒蛙(shì nù wā)的意思:形容人的愤怒和愤慨之情如同蛙声一般响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桑悦的《感怀诗(其七)》,以勾践和羲皇的历史典故为引子,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命运的看法。首句“勾践轼怒蛙”暗寓勾践虽处困境仍能坚韧不屈,对微小事物保持敬畏;“锄商脚祥麟”则借祥瑞之象讽刺商人的权势。接下来,“万物贡所遭”揭示了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而“通遏非缘身”强调命运并非完全由个人决定。

诗人引用“周礼尽地利,羲经发天真”,意在指出古代礼仪制度遵循自然法则,而“羲经”代表伏羲八卦,象征着天道的智慧。他进一步阐述,拯救万物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而是凭借深厚的资源和智慧,“寸璞山嶙峋”比喻丰富的内在才能。

最后两句“君看乘舆者,进退皆由人”,诗人以君王乘坐的车舆为例,表明即使位高权重,其行动和决策仍然取决于人为的因素。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权力伦理的反思。

作者介绍

桑悦
朝代:明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十七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0)

挽赵秋晓

枕窍荣名未一炊,谷陵事异剩堪悲。

应嗟公子犹麟趾,无奈宗周已黍离。

更恨并州同逆旅,何堪蒿里致哀词。

诗书种有诸郎在,公死犹如未死时。

(0)

送薛子长

藏冰待炎威,织裘禦冬霰。

彼此互有适,用舍空屡变。

兰菊倚户出,松柏参天见。

美质不必同,伟干非世便。

薛生静而敏,器宇绝幼愿。

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

众技逐高卑,杂学徒贯穿。

趋圣繇一途,任重工自劝。

古人文已立,后世皎难衒。

愧余莫负荷,期子幸无倦。

(0)

明觉寺

云山尖头海潮涌,九月天雪山叶重。

道人高绝但危坐,山魈野虎皆趋拱。

住山三载两遭荒,侍者饿损扶参堂。

沿村索米未为耻,莫令木鱼化龙钟透水。

(0)

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王成叟之侄也辄亦继作

季父昔从我,寒灯听微更。

强扶瘖聋和,误策蹇跛行。

坐令两销落,无复一峥嵘。

宜汝逝不留,出门访咸英。

大溪逢侍郎,折洗心胸清。

新诗发妙意,说尽文字情。

侍郎盖代豪,平蛮早垂名。

览书五行下,援笔千人惊。

点化谢雕刻,涵濡透晶荧。

林黄橘柚重,渚白蒹葭轻。

褰裳念数往,岁晏霜雪零。

(0)

送郑景望二首·其二

江左诸贤尽凋落,迩来名字未深知。

愿公年德加前辈,救世勋庸莫后时。

国重四维人建立,天还一统道藩篱。

弥纶康济何曾极,自古忠臣不远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