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巳九日田子要东陂之游雨弗克赴三首·其二》
《辛巳九日田子要东陂之游雨弗克赴三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昨来晴立手南丘,城水湖云向客流

夕阳欲低钟磬阁,隔岸忽箫鼓舟。

动兴帆樯真为节,阻大风雨故禁秋。

当篱蕊菊柀柀艳,独嗅孤吟迥自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岸忽(àn hū)的意思:形容人在重要关头时,突然心神不定,思绪飘忽,无法集中注意力。

大风(dà fēng)的意思:大风指的是强劲的风,引申为形容力量或影响力强大的人或事物。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客流(kè liú)的意思:指人们的流动或聚集,特指人口的流动或聚集。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诗《辛巳九日田子要东陂之游雨弗克赴三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未能如约出游的遗憾与感慨。首句“昨来晴立手南丘”,写诗人前一天在晴朗的天气中站立山坡,期待着与友人共游。接下来的“城水湖云向客流”进一步渲染了周围的景色,暗示着自然之美与友人之间的约定。

“夕阳欲低钟磬阁”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钟声悠扬,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落寞。然而,“隔岸忽闻箫鼓舟”却带来转折,远处传来箫鼓之声,似乎有舟行庆祝,让诗人意识到自己错过了聚会。

“动兴帆樯真为节,阻大风雨故禁秋”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无奈,认为正是这场大风雨阻止了出游,也暗示了秋天的限制。最后一句“当篱蕊菊柀柀艳,独嗅孤吟迥自愁”,诗人独自面对篱笆边盛开的菊花,只能独自欣赏,内心充满孤独和愁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未能参加聚会的遗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愁绪。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寄承天长老

道义相资复是谁,岩房深夜思迟迟。

海山云静见孤月,高照婺城人不知。

(0)

和于秘丞见召之什·其二

垂垂甘自养衰残,度岁无人到竹关。

何幸文星枉嘉什,殷勤相唤出层山。

(0)

偈五首·其一

航海来探教外传,要离知见脱蹄筌。

诸方参遍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三

只闻子声,不见子形,忒煞分明。

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可煞现成。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六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青天白日,自古自今。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八

秋风萧萧,夜雨飘飘。孤峰绝顶,转见寂寥。

旷劫前头时节,看来不异今朝。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