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石别一峰,下马喜先到。
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
傲睨(ào nì)的意思:形容人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大观(dà guān)的意思:指宏伟壮观的景象或场面。
孤鶱(gū xiān)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无人陪伴。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含蓄(hán xù)的意思:
[释义]
(1) (动)包含。
(2) (形)(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他说的话很含蓄。(作谓语)
(3) (形)(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含蓄地表达感情。(作状语)
[构成]
并列式:含+蓄
[同义]
涵蓄
既乃(jì nǎi)的意思:既然,既是
朗照(lǎng zhào)的意思:明亮照耀,光明正大
灵物(líng wù)的意思:指具有神奇或超自然力量的物品,也可指能够激发人们灵感、情感或思考的事物。
萝薜(luó bì)的意思:指贪图小利而不顾大局的人。
梅柳(méi liǔ)的意思:梅柳指的是梅花和柳树,分别代表着冬天和春天。它形容事物的变化和轮回。
密竹(mì zhú)的意思:指竹子丛生得很密,比喻人才聚集、学问渊博。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阴森(yīn sē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阴沉恐怖,使人感到不安或恐惧。
驻辇(zhù niǎn)的意思:指皇帝停止驾驭御辇,下车步行。
转折(zhuǎn zhé)的意思:转变方向或态度,改变进程或情况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乾隆年间游览瑞石洞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洞内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先,诗人以“驻辇有馀暇”开篇,点明了游览的背景——在闲暇之余,乘着车驾,前往吴山附近的瑞石洞游览。接着,“吴山近宜眺”,表达了对即将欣赏美景的期待。
进入瑞石洞后,诗人先是“下马喜先到”,表达了对洞穴的惊喜之情。随后,他详细描述了洞内的景象:“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从狭窄的石阶开始,逐渐深入幽暗的洞穴。转折处仿佛无路可走,但正是这种转折,使得洞内景色更加神秘而美妙。
诗人接着描绘了洞内植被的生机勃勃:“萝薜绿垂烟,梅柳芳迎曜。”藤蔓和植物在烟雾中显得格外翠绿,梅花和柳树在阳光下散发出阵阵芳香。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洞内环境的清新宜人。
“岩半有天池,灵物不可钓。”这里提到的“天池”并非真实的湖泊,而是指洞内的一片开阔地带,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暗示了洞内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生物,无法被人类捕捉或理解。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洞内的竹林和怪石:“密竹护阴森,怪石攒茜峭。”竹林茂密,遮蔽了外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怪石错落有致,形状奇特,增添了洞穴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最后,诗人通过“孤鶱讶欲坠,傲睨忽疑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它似乎对周围环境感到惊讶,又似乎在对这一切微笑。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
“攀跻当造顶,全吴归朗照。”表达了诗人攀登至洞顶,俯瞰整个吴地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则是在洞内静坐,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领悟到了自然景观中的深刻哲理和美学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瑞石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