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净 梵 僧 颐 蒙 堂 宋 /洪 咨 夔 山 下 有 雷 颐 ,山 下 出 泉 蒙 。主 静 山 之 体 ,养 正 静 之 功 。闲 闲 六 窗 明 ,寂 寂 万 籁 空 。坐 观 鼻 端 白 ,岩 花 自 春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鼻端(bí duān)的意思:指事物非常接近,就在眼前或鼻尖前面。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六窗(liù chuāng)的意思:指人的眼睛。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闲闲(xián xián)的意思:空闲、无事可做
养正(yǎng zhèng)的意思:培养正直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正静(zhèng jìng)的意思:正直宁静
主静(zhǔ jìng)的意思:主动保持冷静、沉着的心态。
坐观(zuò guā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亲自参与或干涉。
鼻端白(bí duān bái)的意思:指鼻子的尖端白色,形容人因酒而醉酣的样子。
- 注释
- 山下:指山脚。
雷颐:雷鸣的声音。
出泉:泉水涌出。
主静:以静为主。
养正:培养正直。
六窗:可能指窗户或六扇窗户。
万籁:各种声音。
鼻端白:鼻息中的白气。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春风:比喻春天般的气息。
- 翻译
- 山脚下有雷鸣,泉水从山中涌出。
山的本性在于宁静,静修能培养正直的品格。
六个窗户明亮而闲适,万籁俱寂一片空灵。
静坐凝视鼻尖白气,山岩上的花朵自在开放如春风拂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禅修的画面。首句“山下有雷颐”可能暗指山中的宁静被雷声打破,但随后“山下出泉蒙”又转为自然的清新与滋润,象征着静中生出的生命力。诗人强调了山的主体是静,静能滋养正道,体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
“闲闲六窗明”描绘了僧舍的窗户明亮,环境清幽,而“寂寂万籁空”则进一步渲染了四周的寂静,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在回荡。诗人通过“坐观鼻端白”,表达了内心的专注和禅定,仿佛连鼻息间都充满了清明。
最后一句“岩花自春风”以岩花在春风中自然绽放,寓意僧人的内心如岩花般在静谧中得到自我成长,不需外力,自在开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禅意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禅修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
风沙久迷神,山水忽照眼。
粼粼碧玉甃,叠叠青螺绾。
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
云霞入杳冥,禽鸟度杯盏。
放情千里迥,悟意一笑莞。
胸襟得奇趣,酬唱出新撰。
虫鱼怯嘲诮,文史困鸠僝。
我诗实易成,淡薄非佳馔。
君词颇简出,严绝类烧栈。
自应即退缩,强尔取惊赧。
微言固可录,狂论犹未刬。
勿使俗人知,归途畏书简。
令德送余都门外眷眷惜别余恨不款作诗寄之
行人不忍别,遇酒辄醉倒。
仆夫怪何迟,谬应行亦好。
怜君如弟兄,每见开怀抱。
天涯重分携,祖席都门道。
城头倾落日,酒尽迹还扫。
留连意虽勤,晤语终草草。
君如汗血驹,千里未脱皂。
我若随波鱼,圉圉依寒藻。
去住各有谋,聚散初不保。
惟馀一寸心,耿耿迟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