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秋(cháng qiū)的意思:指时间长久,秋天漫长。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涓埃(juān āi)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微小、细小到几乎看不见的程度。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圣恩(shèng ēn)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惠或帮助。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 鉴赏
这首明代庄昶的《过淮》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壮阔的视野,描绘了诗人过淮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渺渺秋风送客怀,醉台老眼看金台”,开篇即以“渺渺”二字渲染出秋风中的辽远与孤寂,仿佛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融入了这无尽的秋色之中。接着,“醉台老眼”运用拟人手法,将诗人眼中所见的“金台”(古代宫殿或庙宇的美称)赋予了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颔联“三千里路今犹在,二十年来此度淮”,进一步深化了时空的跨度与情感的深度。诗人站在淮河之畔,回望过去,感慨万千。三千里路程,虽已过去,但记忆犹新;二十年光阴荏苒,却依旧清晰地记得每一次跨越淮河的经历。这种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凸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刻怀念。
颈联“天地岂胜容俯仰,圣恩何处答涓埃”,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感慨,以及对圣明君主恩泽的感激之情。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而诗人却深知自己有幸受到圣恩的庇佑,内心充满了对君主的敬仰与感恩。然而,面对如此深厚的恩泽,诗人却自感无力回报,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谦卑。
尾联“邳徐几点飞鸿外,又长秋帆带雨开”,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寓意深远。飞鸿点点,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秋帆带雨则描绘了一幅风雨兼程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坚韧与不屈。在风雨中前行,即使道路艰难,也要勇往直前,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