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君瑞月下闻砧》
《和君瑞月下闻砧》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夜凉枕上梦频惊,有底秋天不肯明。

老眼近来闲泪少,那禁月下捣衣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眼近(yǎn jìn)的意思:指离眼睛近,形容事物近在眼前或非常接近。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

首句“夜凉枕上梦频惊”,以“夜凉”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而“梦频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宁与焦虑,仿佛在梦中也难以获得片刻的安宁。这种矛盾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对情感的深入探讨。

次句“有底秋天不肯明”,“秋天不肯明”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秋天以人的性格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秋夜不明朗状态的不解与无奈。这里的“有底”即“为什么”,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好奇与追问,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困惑。

第三句“老眼近来闲泪少”,诗人通过自述,揭示了自己年岁渐长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内心的情感表达变得更为克制,甚至减少。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调适。

最后一句“那禁月下捣衣声”,以“月下捣衣声”作为收尾,既是对前文情绪的呼应,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捣衣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它不仅唤醒了诗人的思绪,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梦境、秋夜景象、个人情感变化以及月下捣衣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调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春日閒居杂怀十首·其四

有弟经年客蓟城,愁看棣萼剧纵横。

艰危渐往书难尽,涕泪仍枯意未平。

自惜空言终付汝,莫令他事亦如兄。

汉家循吏黄金贵,牢落儒林误此生。

(0)

子相席上别诸子分韵

醉尔春风金屈卮,忽看山岳坐来移。

停鞭欲尽幽州色,立马愁听出塞辞。

我自青云甘薄宦,谁当白雪问相思。

向来天地耽烽火,摇首人间未可期。

(0)

除夜于鳞明卿子与见集分韵得齐字

辛盘柏酒故人携,醉里无愁白日低。

岁序风尘俱自失,吾曹天地岂堪齐。

吟探万象春谁在,把照千门夜不迷。

诘旦如闻周太史,何来云物帝城西。

(0)

登金山·其一

山秋木叶翠将收,憩棹扶携到上头。

天柱中悬南北影,海门西拒古今流。

层云锡响空王坐,落月珠明帝女游。

便欲休餐旬日住,千帆风色使人愁。

(0)

答明卿闻元美擢御史中丞督抚郧阳喜而有寄四首·其四

与君论瘴色,不独鬓颜深。

泷水长裁句,贪泉久定心。

圣朝怜泣玉,词客尽横金。

莫以夷门近,轻令侠少寻。

(0)

吴兴杂兴十首·其五

吴兴古名郡,宦路亦清幽。

苕冷尚书社,蘋稀刺史洲。

地偏朝事绝,俗美寓公留。

独愧乌程酒,虚名似督邮。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