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寻求清凉之境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小簟含风六尺床”,以“小簟”和“六尺床”为载体,巧妙地将夏日的微风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这里的“小簟”指的是小巧的竹席,而“六尺床”则暗示了空间的适度,既不过大也不过小,恰到好处地容纳了这份清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凉爽,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次句“竹奴从此合专房”,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竹奴”,生动地表现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这里,“专房”意味着竹子被赋予了特别的地位,成为诗人避暑纳凉的专属空间,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后两句“吾身匏落都无用,占得山间一味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反思。在炎热的夏日,诗人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废弃的匏器,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此时,山间的清凉成为了他最为宝贵的体验。这两句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宁静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夏日清凉的渴望、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存在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世贞迩来寿九十翁如骆司理杜金二处士皆由白香山起语今年为宗履湖先生九十复引前例寿之先生之伯子故吏部子相余硕交也故中联多及之
九十不衰真地仙,白公社里冠群贤。
强逾历下书堪受,隐傍淮南法易传。
渤海尚夸销剑地,蜀都犹忆梦刀年。
名山自满宗家璧,北斗还高吏部编。
早阙梁松床下拜,叨陪毕卓瓮头眠。
欲将鸠杖为公寿,缓步当车已绰然。
大中丞胡公入佐司徒贞以多病里居不获一从父老卧辙请留聊成二章以壮行色盖公之功德人能诵之而公之苦心人不能尽知也故于结语中深致感云·其二
五云将送画熊车,欲借先知寇不如。
主计十陪萧相府,阜财能用范乡书。
穷檐尽属吹嘘后,多士争承咳唾余。
渐老杜陵怀旧切,春风寂寂浣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