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丙 午 九 日 将 过 阳 羡 偶 成 宋 /李 曾 伯 年 年 秋 晚 对 风 沙 ,今 近 重 阳 喜 在 家 。自 断 此 生 甘 皓 首 ,能 消 几 度 看 黄 花 。闲 身 颇 觉 便 筇 竹 ,醉 态 都 忘 脱 帽 纱 。且 问 小 舟 溪 上 去 ,飞 鸥 数 点 夕 阳 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皓首(hào shǒu)的意思:指头发白,年老的样子。形容人年纪大。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筇竹(qióng zhú)的意思:筇竹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比喻高尚、坚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上去(shǎng qù)的意思:上升到某个地方或位置。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脱帽(tuō mào)的意思:脱下帽子,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或敬意。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闲身(xián shēn)的意思:指空闲、没有事情可做,没有工作或任务的状态。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醉态(zuì tài)的意思:形容人醉酒后的状态或表情。
- 翻译
- 每年秋天傍晚面对风沙,今年重阳节庆幸在家过。
我已决定此生甘愿白头,还能欣赏几次菊花盛开。
闲暇时身体觉得拄杖竹杖很自在,喝醉时连帽子都忘了摘下。
暂且问问那条小船能否顺流而上,只见几点飞鸥在夕阳下飞翔。
- 注释
- 年年:每年。
秋晚:秋天傍晚。
风沙:风吹沙尘。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喜在家:庆幸在家过节。
此生:这一生。
甘皓首:甘心白头。
几度:几次。
黄花:菊花。
闲身:闲暇的身体。
颇觉:觉得颇为。
便筇竹:感到竹杖方便。
脱帽纱:忘记摘下帽子。
小舟:小船。
溪上:溪边。
飞鸥:飞翔的鸥鸟。
夕阳斜:夕阳西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临近重阳节(即双 Ninth Festival)时的居家喜悦之情。开篇“年年秋晚对风沙”,设定了一种季节背景,风沙代表着秋天的萧瑟景象,但诗人的心境却与这种外部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他“今近重阳喜在家”——这个节日(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与出行登高有关,而诗人选择在家中庆祝,体现了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自断此生甘皓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志向的坚定与放弃。这里的“甘”字意味着乐于、甘愿,其后的“皓首”通常指的是头发斑白,暗示年龄的增长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紧接着,“能消几度看黄花”,则是说诗人更愿意在家中欣赏秋天的菊花(黄花),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这里,“闲身颇觉便筇竹”表明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更能感受到竹子的清风之美,而“醉态都忘脱帽纱”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饮酒至醉,以至于忘记了头上的装饰,这两句共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以物喜的生活哲学。
最后,“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则是在询问小船是否能在溪流中行进,以及观察着天边飞翔的鸟儿和渐渐西下的夕阳。这里的小舟、溪流、飞鸥、夕阳共同构筑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动与光阴变化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乐在当下、享受自然美好的高洁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