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无 著 复 欲 去 再 作 此 留 之 宋 /吴 则 礼 都 梁 日 日 招 吾 人 ,梅 花 已 复 矜 小 春 。胡 为 要 随 白 雁 去 ,莫 起 此 念 僧 伽 嗔 。弹 琴 几 时 鬓 毛 脱 ,端 是 天 教 个 中 活 。僧 伽 初 不 负 先 生 ,久 办 淮 山 作 衣 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雁(bái yàn)的意思:指白色的雁鸟,比喻离别的情景或离散的友情。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都梁(dōu li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没有丝毫污点。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琴几(qín j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技艺高超。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僧伽(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也泛指佛教徒。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吾人(wú rén)的意思:指自己或我们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小春(xiǎo chūn)的意思:指初春时节的温暖和煦的春天。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 翻译
- 都梁这个地方每天都邀请我们,梅花已经展现出早春的娇艳。
为什么你要跟随白雁离去呢?别让这种念头惹恼了僧伽的慈悲心。
何时才能不再弹琴,等到两鬓斑白脱落,这或许是上天赋予的生活真谛。
僧伽起初并未辜负先生的期望,长久以来他已准备好在淮山间修行,以此作为他的生活和智慧的传承。
- 注释
- 都梁:地名,可能指一个特定的地方。
矜:夸耀,显示。
僧伽:佛教名词,指僧侣或修道者。
负:辜负,违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所作,名为《无著复欲去再作此留之》。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似乎是在对一位即将离去的僧侣表达自己的不舍和挽留之情。
“都梁日日招吾人”一句,通过描绘都梁(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的日复一日地吸引着人们,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紧接着,“梅花已复矜小春”则透露出春天已经到来的信息,同时梅花也已盛开,诗人通过梅花的矜持(即不肯开放),暗示着自己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胡为要随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之情。诗人询问,为何需要跟随那远去的白雁(通常象征着离别),并希望不再有这样的想法,即让僧侣感到抱歉。
“弹琴几时鬓毛脱,端是天教个中活”则转向了个人生活的感慨。诗人提到弹琴,这里可能指的是对音乐的热爱或某种艺术追求,同时也透露着随岁月流逝而逐渐消瘦的头发,意味着时光不待人,表达了一种天命难违的无奈感。
最后,“端是天教个中活。僧伽初不负先生,久办淮山作衣钵”则显示出对僧侣的尊敬与信任。诗人认为这位僧侣并没有辜负先生(可能指的是一位师承或导师),而是长期在淮山(地名)致力于宗教修行,甚至为了衣食之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挽留,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