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淡霭(dàn ǎi)的意思:形容色彩淡雅,轻盈飘逸。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高张(gāo zhāng)的意思:形容紧张、充满压力和焦虑。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国学(guó xué)的意思:
(1).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吉州 庄寿年 ,号 斸松 。 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参见“ 国子监 ”。
(2).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参见“ 国故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明霞(míng xiá)的意思:明亮的朝霞,形容光明、希望的出现。
上第(shàng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或第一名之外的名次。
盛典(shèng diǎn)的意思:盛大的庆典或仪式。
圣世(shèng shì)的意思:圣世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自嘲(zì cháo)的意思:自嘲是指自己嘲笑自己,自己对自己进行讽刺或调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潘承天介饮宴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盛大与庄重,以及对老者的尊敬之情。首句“明霞淡霭酿重春”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宴会如同春日般充满生机与希望。接着,“盛典高张礼乐陈”点明了宴会的隆重与仪式感,礼乐的铺陈更添了几分庄重与雅致。
“圣世山中归一老,圜桥席上第三人”两句,既是对宴会中老者的尊崇,也暗含了对潘承天介饮行为的赞美,将其比作在山林中归隐的老者,同时又在圆桥宴席上占得第三席位,显示出其地位与身份的独特与尊贵。
“定知国学他年酳,且试庖烹此日珍”则表达了对潘承天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宴会中的美食与文化交融,预示着盛宴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精神与文化的盛宴。
最后,“燕罢蹄肩满归路,自嘲茆屋有垂津”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景象,宾客们满载而归,而潘承天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茅屋生活的满足与珍惜,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还蕴含了对老者、文化、未来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风雅的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咏侧理纸
南巡获陟釐,两幅珍琼玖。
锦囊藏其一,说项创吾口。
西清有典司,检点所弆守。
五番裒时对,谓是束置久。
谁知为海苔,徒观粗且厚。
恐不宜墨卿,未敢供几右。
新获与兹同,呈览听去取。
抚掌冁然笑,天府何不有。
或又当面失,奚藉不胫走。
抑且瞿然惧,将毋人似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