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十二时行孝文(其十)》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旨在强调在不同时间点上对父母尽孝的重要性。通过“人定亥”这一时间点,诗人提醒人们在夜晚静谧之时,更应思考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孝顺父母不仅是一种道德责任,更是能够流芳百世的美德。
诗中“父母年高须报爱”,直接点明了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子女应当更加用心地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与孝顺。接着,“但能行孝向尊亲”,强调了只要对父母行孝,无论方式如何,都能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外在的认可。最后,“总得扬名于后世”,则进一步阐述了孝顺父母不仅能够使家庭和谐,还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后人所传颂。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孝道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实践孝敬长辈的美德,不仅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道成为社会普遍认同和实践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莲曲
西塘菡萏初破红,小舟荡漾东南风。
罗裙曳水蘸轻碧,惊起沙头双落鸿。
昨日采莲莲尚好,今朝采莲莲已老。
绿房结子空垂垂,翠黛朱颜可长保。
江湖日暮生嫩寒,鸳鸯双飞不过滩。
回首女伴各无语,泪洒铜仙承露盘。
过沛望歌风台
三王久不作,淳风变纵横。
兵戈入战国,耆宿填秦坑。
天赐赤帝子,龙泉定升平。
岂独体貌异,圣度畴与京。
功成归故里,慷慨道平生。
意气自雄俊,歌词亦峥嵘。
至今千载下,闻者心胆明。
是宜冠庶物,直与商周并。
帝子乘龙升,故台未全平。
台下春草绿,时鸟间关鸣。
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
仰见云飞扬,溯风有馀情。
林竹田司空自予蒙难屡为救解兹过洪都挈予妻子同归感而有作
司空并乡国,弱岁挹光仪。
意义重相许,肝胆不复疑。
名位日以崇,讵肯忘贱微。
临难力相拯,千里归厚遗。
萦纡枉川陆,为我解累羁。
举家脱虎口,相将返柴扉。
深衷怀感激,不觉涕交颐。
时情转盼异,古道谁复持。
祁奚免叔向,岂为平生私。
高情激千古,流俗安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