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喧鱼唼藻,窗暗柳垂烟。
身安忘在客,倍觉主人贤。
这首诗描绘了月色与自然景致交融的宁静夜晚,以及客人在主人家中的舒适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落宴席之上的情景,溪水中的鱼儿嬉戏于水草之间,柳树轻拂窗户,花香与酒气交织,泉水潺潺如同夜间的弦乐,营造了一种和谐而温馨的氛围。
“月破残云出,清光上几筵”,开篇即以月光破云而出,照亮宴席,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清新的氛围。“溪喧鱼唼藻,窗暗柳垂烟”,溪流中鱼儿欢快地游动,水草间发出细微的声音,窗外柳树轻轻摇曳,烟雾缭绕,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花气熏深酌,泉声入夜弦”,花香弥漫,与深沉的饮酒相映成趣,泉水的潺潺声仿佛夜间的弦乐,增添了诗境的韵律感。“身安忘在客,倍觉主人贤”,身处此情此景,客人感到身心俱安,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客人的身份,对主人的贤能和待客之道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款待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烟霄已遂明经第,江汉重来问苦吟。
托兴偶凭风月远,忘机终在寂寥深。
千篇未听常徒口,一字须防作者心。
此日与君聊话别,老身难约更相寻。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