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杨铁笛漫兴韵·其二》
《次杨铁笛漫兴韵·其二》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兵(bù bīng)的意思:步兵是指在战争中以步行为主要方式进行作战的士兵。在成语中,步兵比喻普通的人或事物。

船尾(chuán wěi)的意思:船尾是指船只的尾部,用来比喻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部分。

花片(huā p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物品的外表美丽而繁华。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南阮(nán ruǎn)的意思:指人们各自分散、离散的样子。

乾花(qián huā)的意思:指的是干燥的花朵,也比喻空洞无物的话语或虚有其表的事物。

曲谱(qǔ pǔ)的意思:指音乐的乐谱,也可指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或表达方式。

阮步(ruǎn bù)的意思:指行走轻快、步履轻盈。

上雨(shàng yǔ)的意思:指雨势逐渐加大,下得更大了。

铁笛(tiě d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坚硬,不易受感动。

西施(xī s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新翻(xī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焕然一新,焕发新的生机。

郑旦(zhèng dàn)的意思:指顺从、顺利、顺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湖上雨乾花片轻”,以“雨乾”点明了天气的变化,雨后的湖面清新宁静,落花轻盈地飘散在湖面上,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氛围。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湖面时,花瓣轻轻飘落的声音。

第二句“铁笛新翻曲谱成”,将诗人比作吹奏铁笛的乐师,正在创作新的曲谱。这里不仅描绘了音乐创作的情境,也暗喻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如同音乐家一般,能够创造出美妙的艺术作品。同时,“新翻曲谱”也暗示了诗人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西施郑旦船尾卧,狂杀江南阮步兵”,运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将现实场景与古代美女西施、郑旦以及诗人阮籍(字步兵)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西施和郑旦作为古代美女的代表,与诗人一同乘船游湖,似乎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豪情。而“狂杀江南阮步兵”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与阮籍的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的精神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浪漫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登玉山县城楼

地扼东南隘,无关亦号关。

楼当三面水,城割半边山。

天马澄江外,虹桥落照间。

骡车纷络绎,早晚不曾闲。

(0)

南庄马秋玉别业

幽深林馆枕江浔,门外春围万柳阴。

伯仲风流花萼集,宾朋游赏月泉吟。

连床旧雨今谁听,满阁凉云供我寻。

最是滩声易惆怅,泠泠犹是写瑶琴。

(0)

陆宣公墓枯柏重青诗以纪事

宣公辅政称名臣,谏诤下惮批逆鳞。

兴元戡难勤赞助,转危而安此一人。

乾坤几劫沧桑改,齐女门东古坟在。

松楸羊虎已销亡,枯柏杈丫数百载。

圣代深嘉内相贞,敕修祠墓特褒旌。

精灵耿耿不泯灭,香叶勃郁看重生。

公能上不负天子,八利六失标青史。

卓哉高节何嶙峋,正气贞操长不死。

昔闻柏树化桐王宴宅,又闻柏树倔起汉帝陵。

何如陆公墓上枯柏复蕃翳,雷霆辊战蛟龙腾。

柏兮千载耐岁寒,乃是公之忠义肝。

柏兮铁干挺劲直,乃是公之贬死骨。

赵裴遗臭公芬芳,小人枉自倾忠良。

公之丹心炳日月,岂以柏之荣瘁为低昂。

物同人重物亦尊,诸葛庙前柏尚存。

他年瞻拜定相识,百丈参天看黛色。

(0)

遂平馆舍和褚筠心前辈韵·其一

几日看红叶,重来荫绿天。

霜华凭点缀,树影得清圆。

读画云生壁,敲诗砚滴泉。

仆人贪偃卧,那解爱便妍。

(0)

微山晓望

帆影下回汀,湖光带晓星。

草荒微子墓,树远沛公亭。

凫掌牵船縠,鱼须著网腥。

沮洳虽不恶,吾道未飘萍。

(0)

与秦涧泉修撰话旧·其一

白下城边系短桡,故人重此对吟瓢。

半帘晴雪围炉坐,拾得松枝话六朝。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