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杜鹃花:杜鹃科植物,常见的一种花卉,花色丰富。
啼:鸟儿的叫声。
浅紫:颜色的一种,比紫色浅。
深红:颜色的一种,比红色更深。
傍:靠近,依傍。
溪:小河或溪流。
迟日:春日阳光温暖而漫长。
霁光:雨后或雪后天晴时的明亮光线。
搜客思:触动游子的思绪。
晓:早晨。
山路:山间的小路。
恨如迷:心中充满迷茫的遗憾。
- 翻译
- 杜鹃鸟在盛开的杜鹃花丛中鸣叫
花朵有浅紫色和深红色,它们依偎在小溪边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杜鹃花里杜鹃啼"一句,以杜鹃鸟的鸣叫作为开篇,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杜鹃花即是紫藤花,它们在春天盛放,浅紫与深红色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于色彩的细腻感受和捕捉。
"浅紫深红更傍溪"一句,则通过对颜色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一个河流两岸花开满径的美丽景致。这里的“傍溪”意味着花儿随着溪水的曲折而生长,增添了一种柔和与自然的氛围。
"迟日霁光搜客思"一句,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寂寞。春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照耀着大地,但却也让人更加怀念远方的亲朋好友。这里的“迟日”暗示了一种时间上的延缓,而“霁光搜客思”则是说诗人在晴朗的天气中寻找着游子的踪迹,反映出对外出的游子深深的思念。
"晓来山路恨如迷"最后一句,以清晨的山路作为背景,将“恨”比作迷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这里的“晓来”描绘了一日之始的宁静,而“山路”则是通往远方的道路。这种情感的强烈与混沌,与自然景物的交织,更深化了诗句中的主观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同时也是一曲流淌着乡愁与离别的情感旋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