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池塘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不耐茫茫对此何”,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开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池塘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欣赏美景的喜悦,又似乎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忧愁或感慨。接下来,“花如吉野月须磨”一句,将池塘边盛开的花朵比作日本的吉野山之花,与明亮的月亮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如鱼邪虎乌乌武”一句,巧妙地将池塘中的鱼儿与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的奥秘与生命的活力。这里的“邪虎乌乌武”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既可能是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
最后一句“树底时时人唱歌”,在宁静的夜晚中加入了一丝人声,打破了之前的寂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温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其中蕴含的哲思和情感。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深沉的内心独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