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闻鹃》是宋代诗人周密所作,通过“闻鹃”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时局的深切忧虑。
首句“帝魂应识少陵忧”,以“帝魂”象征国家的命运与精神,暗指皇帝的灵魂应当理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对于国家忧患的深沉情感。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与当下的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
次句“十二山高万里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愁的情绪。“十二山”可能是指中国山脉众多,象征着国家的辽阔与复杂,而“万里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遥远边疆以及整个国家境况的深深忧虑。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后两句“一自海棠妖血染,玉垣移治在渝州。”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隐喻。这里的“海棠妖血染”可能寓指某种不祥之事或政治动荡,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而“玉垣移治在渝州”则可能是在说朝廷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暗示了政治格局的变化。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走向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和对时局变化的敏感洞察。诗中既有对历史的遥想,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