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不寐·其十四》
《秋夜不寐·其十四》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惟馀我与我相恬,近状支离我亦嫌。

时讶蛩鸣因甚苦,每嗤蜂酿为谁甜。

笑啼岂合逢人易,醉醒那堪涉世兼。

俯仰祗应独觉茫茫岐路总难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觉(dú jué)的意思:指个人主观认识到某种情况或问题,而其他人却没有意识到。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近状(jìn zhu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的最新情况或近期状态。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我相(wǒ xiāng)的意思:指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鉴赏

此诗《秋夜不寐(其十四)》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百态的复杂心境。

首联“惟馀我与我相恬,近状支离我亦嫌”开篇即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审视。诗人似乎在与自己的影子对话,既感到一种宁静的和谐,又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和嫌弃,流露出对现状的反思与不满。

颔联“时讶蛩鸣因甚苦,每嗤蜂酿为谁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自然界的现象产生疑问与讽刺,对蛩鸣的痛苦感到惊讶,对蜜蜂酿造蜂蜜的甜蜜则嗤之以鼻,暗含对世间现象的批判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笑啼岂合逢人易,醉醒那堪涉世兼”则将话题转向人际交往与世事变迁。诗人感叹笑与泪的不易得来,以及醉与醒的双重生活状态难以兼顾,表达了对社会复杂性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尾联“俯仰祗应归独觉,茫茫岐路总难占”总结全诗,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与自我觉醒的方式,面对人生的迷茫与选择,他意识到只有通过独自的思考与感悟,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时,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无法预测,也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索。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世事

世事孤鸿外,人生落日西。

棋淫诗兴薄,书倦梦魂迷。

汩汩驰还坐,悠悠笑即啼。

一真吾自得,开眼总筌蹄。

(0)

山中即事

携壶藉草醉斜阳,白鹤飞来月下双。

芦叶西风惊别浦,芭蕉夜雨隔疏窗。

千年帝子朱帘梦,一曲仙人铁笛腔。

若问山翁还瘦否,手持渔竹下寒江。

(0)

赠余月心五首·其三

月比于人历世多,才圆又缺几消磨。

只因受用长生药,嗟尔死蛙如月何。

(0)

二王

一马渡江开晋土,五龙夹日复唐天。

内家苗裔真隆准,虏运从来无百年。

(0)

家居三首·其二

晓色夺灯焰,秋寒侵薄帷。

漏冲吟思断,风从魂梦归。

万虑不婴抱,一心初息机。

都忘尘土上,裘马斗轻肥。

(0)

赵潜叔殉节诗

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