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古风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zhìhéngyángshāngliǔcáo
táng / liú

zuórénxiāngjiāngàntóubié
yìnglínjūnfānzhuǎnshānmiè

xúndàofānmièliúdiàn
qiānjiāngchūnrénjīnjià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岸头(àn tóu)的意思:指船只靠岸或者人靠岸。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江蓠(jiāng lí)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姿态优美如莲花。

流电(liú diàn)的意思:电流流动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循古(xún gǔ)的意思:按照古代的方式或传统的方法进行。

转山(zhuǎn shān)的意思:指能够移动山脉,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不可能的目标。

注释
忆昨:回忆起。
故人:老朋友。
湘江:湖南的湘江。
岸头别:江边告别。
我马:我的马。
映林嘶:在树林中回声嘶鸣。
君帆:你的船。
转山灭:消失在山后。
古道:古老的路。
帆灭:船影消失。
如流电:如同疾电。
江蓠:江边的花草。
春:春天。
故人今不见:老朋友如今见不到了。
翻译
回忆起昨天,我和老朋友在湘江边告别。
我的马在树林中回声嘶鸣,你的船消失在山后天际。
马的嘶叫沿着古老的路途回荡,船影如同疾电般消失无踪。
千里江边的花草已入春天,老朋友如今却再也见不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这两句从回忆开始,设定了一个离别的情景,地点是在湘江岸边,与昔日的朋友告别。这里的“忆昨”表明时间已经过去,而“湘江岸头别”则具体化了这份离愁。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离别时的情形。诗人骑的马儿在林间叫嘶,而朋友的船帆随着山势转弯消失。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分别的一刻。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离别后的情景。诗人的马儿沿着古老的小路嘶叫,而朋友的船帆则像流星般快速消失。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对比,也暗示了时间飞逝和人事变迁。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最后两句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湘江两岸春意盎然,但昔日相伴的人却已经不再身边。这强烈的情感落差,使得这份离愁更加深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醉桃源.寄刘邦彦

北新桥下雨催诗。春归人也归。多君重约再来期。

春来人未知。花扫地,笋翻泥。还家时节移。

青山南望渺天涯。美人相见稀。

(0)

寄家书·其二

握手相分更少留,渡江休得有沉浮。

莫言一纸轻如许,无限乡心与客愁。

(0)

偶成

一年春事已阑珊,天意应于好景悭。

落尽桃花终日雨,逢人空自说游山。

(0)

从徐侍郎相度水道过吴兴寄沈彦祥吴汝琇

碧苕溪上暂维舟,行役匆匆不自由。

使者拟平洪水患,圣王时轸下民忧。

非才敢任求贤责,传食难忘怠事羞。

目断沧洲烟树外,故人能不为时谋。

(0)

西园八咏·其六门前柳

亭亭如盖挺孤标,先世遗来匪一朝。

色借绿袍荣及第,枝娇黄鸟惬迁乔。

长承雨露当霄汉,迥出风烟带驿桥。

不似灞陵原上树,管人离别半无条。

(0)

夜宿奉先寺洪上人房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

地迥诸天近,楼高片月明。

炉香清作供,漏水冻消声。

爱此无生说,流连过二更。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