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石榴花》
《咏石榴花》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

谁家巧妇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巧妇(qiǎo fù)的意思:指聪明能干的女性。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王母(wáng mǔ)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女神。

一撮(yī zuǒ)的意思:一小把;一点点。

针线(zhēn xiàn)的意思:指缝衣服、做针线活儿。比喻细心、耐心、认真地做事。

注释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象征着神仙或高洁之物。
栽:种植。
张骞:西汉时期的探险家,此处借指稀有物品的来源。
偷得:暗中获取。
巧妇:手艺精湛的妇女。
残针线:剩余的、零碎的针线。
一撮生红:一小团未经加工的红色染料。
熨不开:无法用熨斗烫平,比喻难以解决的问题。
翻译
在王母娘娘的庭院里亲眼见过它被种植
张骞曾偷偷带出这来自天上的种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石榴花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感悟。"王母庭中亲见栽"一句,以神话中的王母娘娘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石榴树在仙境般的环境中生长,其珍贵和不凡。紧接着"张骞偷得下天来"则通过历史人物张骞的典故,暗示诗人对这花的珍视如同张骞从西域带回奇珍异宝一般,将其带入人间。

后两句"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则转向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巧妇手中残留的一缕丝线比喻石榴花的色泽与形态,既有对女性工匠精致技艺的赞美,也映衬出石榴花瓣紧密而不易分开的特性。"一撮生红熨不开"则更进一步描绘了石榴花的鲜艳与坚守自我,犹如巧妇对待丝线一般细心呵护。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石榴花这一自然之物的热爱与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题上蔡驿

驻马东门己夕阳,淡云衰草意何长。

当年公子牵黄犬,此地春风吹白杨。

千岁只疑经旦暮,一城犹可鉴兴亡。

我来不独嗟行役,览古依然为闵伤。

(0)

寄林次中

晓踏朱仙月,还思昨日诗。

尚携漫刺谒,不爽故人期。

宫阙觚棱失,山河向背移。

悠悠芳草路,恰似别家时。

(0)

送文潜出守丹阳

山阳惊坐早轩轩,元祐登瀛正少年。

殿上仍簪侍臣笔,江头新舣使君船。

吟哦气爽沧溟外,曲步心期白日边。

守得东南知不负,梦中应作五洲仙。

(0)

过马鞍山

足历黄州百叠山,更无平地只冈峦。

物皆枯槁非人世,石最崔嵬是马鞍。

畏日流金红艳艳,乱沙堆雪白漫漫。

崎岖出尽聊休息,喜有松声六月寒。

(0)

寄信守王子明·其一

清香一炷道家仪,贝叶云签自诵持。

尽是铃斋潇洒趣,红尘奔走尔为谁。

(0)

关山五首·其四

北地樵苏寸草空,不如烧炭此山中。

良材合抱随斤斧,岂顾区区栎与枫。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