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十二扫地》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十二扫地》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地光净土圆,一切人见我无言。

只拈扫帚东西拨,震动三千大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地光(dì guāng)的意思:指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的现象。也比喻明亮的光线。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明净(míng jìng)的意思:形容环境明亮、干净整洁,没有污染或杂乱。

切人(qiē rén)的意思:切人指的是说话尖刻、刻薄,伤害他人的感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扫帚(sào zhou)的意思:比喻清除、除去或整顿不良事物。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震动(zhèn dòng)的意思:指事物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影响,引起强烈的动荡或震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名为《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第十二颂,题为“扫地”。诗中以扫地这一日常行为,寓含深刻的禅意。"心地光明净土圆",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佛土般的宁静,暗示其心境如佛国般广大无边。"一切人见我无言",表达出修行者的沉默不语,以及内在的智慧和淡泊,不求外在赞誉,只专注于自身的内在修炼。

"只拈扫帚东西拨",通过简单的扫地动作,揭示出禅修中的日常生活实践,扫帚象征着去除杂念,拨动的是尘埃,也是心灵的尘垢。"震动三千及大千",则进一步寓意扫地的行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局限于眼前的小空间,而是能触动整个宇宙,象征着佛法的广大无边和普度众生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扫地为引,传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强调内在的觉悟和对世界的慈悲关怀。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冬日

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

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

愁寒馀月阴,云重欲压屋。

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

怒风中夜起,呼号鬼神哭。

鼓荡溟渤倾,势欲翻坤轴。

十日未肯回,冻埋蛟龙缩。

城市百贾闭,衾裯换斗粟。

萧条触事艰,更觉生意促。

安得青帝回,爱景变邹谷。

气温筋骸舒,负暄一饭足。

岂愿北邻富,甲第厌粱肉。

(0)

酬汾守郑大夫

郑公赋政鬓如丝,符竹新分晋水湄。

招客远郊常置驿,论文古训旧笺诗。

汉庭行曳尚书履,泾谷曾刊隐士碑。

今日湖亭共游汎,追怀子美昔同时。

(0)

虾蟆碚水

泉出虾蟆碚,名高陆羽经。

细分寒乳白,散落晓岩青。

归客停松楫,临江贮藓瓶。

神仙云母液,烹饮养颓龄。

(0)

和胡吏部醇夫

妙语飘飘慰旅穷,自怜饥味得甘丰。

朱弦恨废高山久,明月惊投按剑中。

垂翅为逢勍敌勇,倾囊但愧鄙夫空。

相从知便忘形迹,一鹗先曾玷至公。

(0)

昊天道院

脱屣繁机后,骑鲸到此山。

一编藏玉笈,千古镇云关。

仙仗今虽远,龙鳞尚欲攀。

凝尘横御榻,拜起涕应潸。

(0)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其二

流年流矢亦争如,不觉春秋四十馀。

凤阙有恩殊未报,麟台无德岂堪书。

眼前侥倖将何称,身外贪求本自疏。

唯拟从今作闲计,白云深处买山居。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