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手岩岩近颠仙碑亭》
《佛手岩岩近颠仙碑亭》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中云共宿,秋晚菊争开。

突兀悬岩出,苍茫拂雾来。

碑亭看再过,峰势抱千回。

结茅檐下,能堪碧涧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碑亭(bēi tíng)的意思:碑亭是指碑和亭子,表示事物的重要性和有价值的地方。

碧涧(bì jiàn)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明亮。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悬岩(xuán yán)的意思:指垂直悬挂在山崖上的巨石,也用来比喻形势险要或困境艰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佛手岩岩近颠仙碑亭》描绘了一幅山中秋日景象。首联“山中云共宿,秋晚菊争开”,通过“云共宿”和“菊争开”生动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生机,云雾缭绕,菊花在秋夜中竞相绽放,富有诗意。

颔联“突兀悬岩出,苍茫拂雾来”,运用“突兀”和“苍茫”描绘了岩壁陡峭、雾气弥漫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和动态之感。岩石从雾中凸显,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颈联“碑亭看再过,峰势抱千回”,诗人借碑亭为视角,表达对山势的赞叹。再次经过碑亭,峰峦叠嶂,仿佛在迎接游人,展现出山川的曲折回环之美。

尾联“谁结茅檐下,能堪碧涧哀”,诗人想象有人在此建屋居住,面对碧绿的山涧,不禁生出哀愁之情。这句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手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二

虹瑞流朱邸,童髦侍紫宸。

简心天与子,授位帝知人。

学古功时敏,钩深道日新。

宜然三百载,民物仰威神。

(0)

和伯镇再入馆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0)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元勋茂德古无伦,海内高闲第一人。

台席已酬调鼎志,磻溪还作钓鱼身。

师臣首冠三旌贵,岁历行开九十新。

愿过期颐跻上寿,飞觞四十有馀春。

(0)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其二

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

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0)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其九

矮帽长绦紫縠衫,朱门深静似重岩。

莫言永日浑无事,种药移花一一监。

(0)

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一

宜春果结洛阳枝,正遇耆明会客时。

更引轻舟倚芦岸,香粳鲜鲙雅相宜。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