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阎 氏 桥 亭 宋 /李 廌 绿 芰 红 蕖 照 眼 新 ,池 塘 风 软 起 青 苹 。远 山 碧 映 重 林 暮 ,委 径 香 传 别 洞 春 。五 月 独 为 长 道 客 ,沧 浪 自 有 濯 缨 人 。谁 知 雅 意 在 丘 壑 ,惭 对 箕 嵩 愧 路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长道(cháng dào)的意思:长远的道路或路程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道客(dào kè)的意思:道德高尚的客人,指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的人。
红蕖(hóng qú)的意思:红蕖是指红色的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路尘(lù ché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上没有尘土飞扬,非常干净整洁。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香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通过口耳相传传扬美名或事物的好处。
雅意(yǎ yì)的意思:指文雅、高尚的情趣和意境。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重林(zhòng lín)的意思:指森林茂密、繁荣的景象。
- 翻译
- 绿色的菱叶和红色的荷花映入眼帘,清新宜人,池塘微风轻拂,水面浮萍轻轻摇曳。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翠绿如镜,映衬着重重树林,小径上传来阵阵香气,仿佛来自另一个春天的洞穴。
五月时节,我独自走在长路上,如同一位孤独的旅人,但沧浪之水仍有洗尽尘埃的人。
谁能理解我内心深处的高雅情趣,只愿隐居山林,却惭愧于世俗之路的尘埃。
- 注释
- 绿芰:绿色的菱叶。
红蕖:红色的荷花。
池塘:水塘。
青蘋:浮萍。
远山:远处的山。
委径:弯曲的小径。
别洞:另一个洞穴。
五月:农历五月。
长道客:孤独的长途旅客。
濯缨人:洗去冠缨(象征污垢)的人。
雅意:高尚的情趣。
丘壑:山川沟壑。
箕嵩:指高山,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愧路尘:对世俗尘埃感到惭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心境和情感。开篇“绿芰红蕖照眼新,池塘风软起青蘋”两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初春水边的情景,绿色的芰草和红色的蓣藕交织在一起,映入诗人的眼帘,池塘中的风轻柔,吹拂着新生的碧绿的蕨菜。
紧接着,“远山碧映重林暮,委径香传别洞春”两句,则将视野拉远至远处的青山和深邃的森林,夕阳的余晖洒在林间,路径上散发着花香,这些都是诗人对即将离别之地所留恋的表达。
“五月独为长道客,沧浪自有濯缨人”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旅行状态,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者,而那汹涌澎湃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或许是对古往今来过客留下的痕迹的一种感慨。
最后,“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理解和欣赏,以及面对自然山水时所产生的情感。这里的“雅意”,指的是高尚的情趣和情操,而“丘壑”,则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观;“惭对箕嵩愧路尘”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这些自然之美时,内心的自责和谦逊,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完全领略这份美好,或许还带有一丝对尘世俗务的厌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旅行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愫。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