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淮阴侯庙十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一身:指个人。
戮:杀戮,惩罚。
三族:父亲、母亲和儿子。
夷:消灭,此处指家族被诛灭。
汉道:指汉朝的政治道路。
杂霸:兼有霸道(专制)和王道(仁政)的特点。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王佐:辅佐君王的贤才。
殆非尊:可能并非真正的尊贵或崇高。
- 翻译
- 一个人作乱应当受到严惩,连同三族全部诛灭似乎缺乏宽恕。
汉朝在这个时候正处在强权与仁德相杂的时代,萧何作为辅佐帝王的大臣,他的地位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崇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题淮阴侯庙十首》中的第一首,主要评论的是汉代名将淮阴侯韩信的命运和历史地位。诗中提到韩信因谋反被处以极刑,"一身作乱宜从戮"表达了对他的叛逆行为应当严惩的观点。接着,"三族全夷似少恩"则指出对韩信家族的连坐之罚显得过于无情,缺乏宽恕。
诗人进一步通过"汉道是时初杂霸"暗示了汉朝初期政治的复杂与权谋,而"萧何王佐殆非尊"则是对比韩信与辅佐刘邦建立大业的萧何,暗示萧何的地位可能更为稳固,因为他的忠诚和稳健策略赢得了更高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淮阴侯庙的题咏,既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沉浮,也寓含了对历史事件背后人性与权力考量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