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望梅》
《四望梅》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摽梅其实七,此特损其三。

风赋不作,有诗谁共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gméi
sòng / fāngméngzhòng

biāoméishísǔnsān

fēngjiǔzuòyǒushīshuígòngt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风赋(fēng fù)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风格、气质。

其实(qí shí)的意思:其实是一个副词,表示实际上、事实上。

翻译
梅子熟透了掉下七个,这回只剩三个。
我很久没有写过关于风的诗了,有谁能一起谈论诗歌呢?
注释
摽梅:熟透的梅子。
其实:指梅子成熟后自然掉落的果实。
特:仅仅。
损:减少,剩下。
风赋:描写风的诗篇。
久不作:长时间没有创作。
诗:诗歌。
共谈:一起谈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四望梅》。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体悟。

"摽梅其实七, 此特损其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选择和取舍的情境。摽梅,即采摘梅子,这里的“其实七”可能指的是满树的梅子,而“此特损其三”则是诗人有意只采摘其中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刻画,更隐含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体现——在丰盛中保持适度,不盲目索取。

"风赋久不作,有诗谁共谈。"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和对交流的渴望。“风赋”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可能特指梅花随风摇曳的情景,“久不作”表明这种美好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最后一句“有诗谁共谈”,则是诗人在寻找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诗歌的人,这里蕴含着对心灵相通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平衡与交流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四

八月初,何处热。出门荒草离披,四壁寒蛩凄切。

衲僧家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四大海。

声色纯真,只得一橛。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七

百鸟啼春风,村村自花柳。

揭示目前机,大地人知有。随声逐色,活陷重围。

盖色骑声,翻成窠臼。牢关击碎,海岳平沈。

山鸟自啼花自笑,到头一点不关心。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六

妙斲鼻头墁,巧运风斤手。

千圣头边盖覆来,密密绵绵无渗漏。

不辞合土和灰,成就牛栏马厩。

只图一个不知恩,噇饭噇眠,易宵为昼。

翻笑胁尊者,胁不至席不唧?。

又笑棱道者,坐破七蒲团,驴前马后,至今湖海扬家丑。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

三日晴,五日雨。无象太平,满田禾黍。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碧眼黄头总不知,问讯轮皴拄杖子,牢记取。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五十七

三百斤铁枷,数载无人荷。

飏在壁根头,只得冤雠到。

口款分明不可翻,老肩无力也须担。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八十三

九月授衣天,山林无可授。

破衲拥残云,痴坐蒲团透。

长庆棱捲帘悟道,病眼见空花。

香林远纸袄大书,破袖争出手。

凫短鹤长,驴前马后,不知笑破他人口。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