頫有十千拾,仰有五万取。
《民谣·其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民谣》系列之九,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中贫富悬殊、官员与豪强之间的关系以及民间百姓的生活状态。
"頫有十千拾,仰有五万取。"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对比了贫富差距。"頫"和"仰"分别代表贫者和富者,"十千拾"和"五万取"则形象地展示了财富的极端不均。"頫"所拥有的财富仅够"仰"的一小部分,生动地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鸿沟。
"作使诸豪奴,官大好行贾。"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官员与豪强之间的关系。"作使诸豪奴"意味着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豪强服务,实际上是为其谋取私利。"官大好行贾"则暗示了权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即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进行商业活动,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的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贫富差距、官员腐败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门人杨赴乌程主簿何赴东乡县令尤赴鸡泽教谕
春风吹飞云,飘飖随所之。
交游岂长聚,亦知当乖离。
况君行就官,讵复能久羁。
行矣不可留,念我此何时。
弃妇归无家,览镜惜容仪。
出亦无所适,入亦长苦饥。
不谓同心友,各自东西驰。
征人慕前程,宁知我心悲。
心悲勿复言,且尽今日欢。
欢罢还成泣,愿君少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