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

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

虽然自薅薙,抱痾告休

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痾(bào kē)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过错或错误不愿意承认或改正,而是将责任推给别人。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锄钩(chú gōu)的意思:锄钩是指用锄头和钩子来耕作田地,比喻从事农业劳动或者艰苦的努力工作。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告休(gào xiū)的意思:告别、辞职

过人(guò rén)的意思:超过常人水平;超越一般人的能力或智慧。

荒秽(huāng huì)的意思:指荒凉肮脏。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扫箨(sǎo tuò)的意思:扫箨是指清理竹箨中的灰尘,比喻清除杂念或烦恼。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野草(yě cǎo)的意思:野生的草,比喻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名声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因病未能打理园子,以致杂草丛生的情景。前两句"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形象地写出诗人长时间未到后园,野草已经长得比人还高,展现了园子的荒芜。接下来的"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通过客人惊讶的反应,侧面反映出园子的疏于管理。

诗人自嘲地说"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表示自己虽然想亲自除草,但因身体抱病,只能暂时停止。最后两句"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表达了诗人期待病愈后,在秋高气爽之时再清理园子,享受悠闲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琐事为题材,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健康的渴望,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悯白菊两枝作

鲜鲜凌霜菊,艳艳粲云绮。

团栾双毬枝,婆娑照窗几。

颇讶银台俗,深憎泽兰紫。

琐碎悬万铃,金钱坐堪拟。

彼美谁家姝,轩然两仙子。

一登君子堂,衙官列桃李。

殷勤极调护,出斛埋地底。

结草障飞霜,分渠泄流水。

那知病根株,咬齧遭蠹蚁。

人生意外忧,多智亦谩尔。

朝来踏雪泥,呼奴亟移徙。

东株真已萎,西株有生理。

萎者不自持,生者能有几。

君看金谷园,花木亘百里。

忽然奇祸作,过眼尽荆杞。

悠悠可奈何,归步一笑喜。

(0)

正月二十七日种木瓜五株

三峰真奥区,陆海富佳实。

此物冠九州,未数梨与栗。

园丁力扶持,璀璨成妙质。

镂花淹宿露,红晕生晚日。

玉颜醉自赪,丰肌滑仍密。

风味照盘飧,名字愈痹疾。

卫侯报琼瑶,盛德岂埋没。

野人献根株,春雨助芽蘖。

何当垂露颗,照眼行突兀。

畴敢与荔子,飞电争置驿。

况复具苞苴,缄封钻巨室。

一酌呼吾人,甘酸渍崖蜜。

人生鲜知味,相饷不可失。

(0)

二十三日雨霁再陪徐使君登秋浦楼

细雨愁云特地晴,重来水秀复山明。

江风吹面沧波动,岚气侵衣翠润生。

南浦落帆催画角,丽谯残照满双旌。

未知九日齐山会,樽酒何人与共倾。

(0)

雪后留报恩方丈三绝·其二

浇睡莫教茶乳薄,留香不放画帘开。

道人知我无馀事,特为寻诗借榻来。

(0)

秋意三首·其三

病骨骎骎老,清愁日日深。

寒添青士节,霜与木奴金。

迹共云无定,愁随月满林。

幽虫泣床下,可是不知心。

(0)

抄宛邱先生集见和许贵州诗因以悼之

台阁诸公尽要途,一麾新拜岭南除。

当时为我歌新句,别后何人哭讣书。

梦断世间青琐闼,醉倾天上碧琳腴。

平生交旧晁张辈,馀子纷纷可作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