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古 寿 人 至 闻 五 郎 颇 有 老 态 作 长 句 自 遣 宋 /陆 游 齿 落 发 斑 儿 亦 老 ,志 衰 力 惰 我 宁 悲 ?埋 盆 便 可 为 池 看 ,折 竹 何 妨 作 马 骑 。点 诵 内 篇 庄 叟 语 ,长 歌 半 格 白 公 诗 。此 身 未 死 须 安 顿 ,除 却 山 村 百 不 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顿(ān dùn)的意思:指安排、安置、安顿好。
斑儿(bān ér)的意思:指事物上出现的斑点或斑纹。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落发(luò fà)的意思:指剃发,特指剃发入道。
马骑(mǎ qí)的意思:比喻人的技能或能力很高。
内篇(nèi piān)的意思:指文章或著作的内部内容,与“外篇”相对。
山村(shān cūn)的意思:指山中的村庄,形容环境质朴、宁静、幽静。
作马(zuò mǎ)的意思:指为他人做牛做马,尽心尽力地为别人服务。
- 注释
- 齿落:牙齿脱落,指年老。
发斑:头发斑白,也是衰老的表现。
志衰:意志衰退,失去活力。
力惰:力量疲惫,行动懒散。
埋盆:挖土成坑,比喻简单化物。
折竹:折断竹子,象征简易的生活方式。
内篇:庄子著作的一部分,富含哲理。
庄叟语:庄子的思想,寓意深沉。
白公诗:白居易的诗歌,表达情感丰富。
此身未死:指诗人自己还活着。
山村:偏远乡村,与世无争。
百不宜:各种不适合,表达了诗人对复杂世界的厌倦。
- 翻译
- 牙齿脱落,头发斑白,连孩子也显出老态,我的意志衰退,力量疲惫,我怎能不感到悲伤。
即使挖个土坑,也能把它当作池塘看待,折断竹子,又何妨当作马匹来骑乘。
研读庄子的内篇,吟唱着白居易诗歌的一半,虽然身体未死,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安身之处。
除了山村生活,其他种种都不适合我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诗中,诗人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和五郎老去的情景。"齿落发斑儿亦老,志衰力惰我宁悲",形象地写出年岁增长带来的身体变化,牙齿脱落,头发斑白,连孩童也显出老态,而诗人自己则感叹精力衰退。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哀伤,反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如"埋盆便可为池看,折竹何妨作马骑",把生活中的寻常事物赋予新的乐趣,即使是一盆土或一根竹子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诗人引用庄子的智慧和白居易的诗歌,自我安慰,通过阅读和吟唱来排解内心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出对生活的坚定态度:"此身未死须安顿,除却山村百不宜",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在山村这样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其他环境所困扰。
整首诗体现了陆游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老年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应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某为令无状不能化服奸盗至加之刑僇仲蟠乡丈不以为过又哦诗以宠之是重某之不肖而播其恶于众也感愧之剧次韵以酬
汉法在彝鼎,三章岂不严。
奸宄恣暴乱,官刑废舂钳。
未若箕山翁,顽夫偃风廉。
予惭斯人徒,为容善谦谦。
驱民陷之辟,淫刑视齐歼。
处事禁太速,宜犴非为淹。
丹书对妇泣,职死夫何嫌。
专诛逮垂尽,吾辜倍相兼。
曾闻邹鲁间,礼义人自恬。
商君就有道,绛水惊闾阎。
念此一叹息,归来赋陶潜。
南山信崇极,能无刺岩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