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柰(bái n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法改变或无法避免,无法挽回。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泰岱(tài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燕巢(yàn cháo)的意思:指燕子在悬崖峭壁上筑巢,形容人们勇敢地在险峻的环境中努力工作。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泰安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陶公归去更凄凉,松菊虽存径已荒。”以陶渊明的典故起笔,暗喻历史人物的逝去和时光的流逝,同时通过“松菊虽存径已荒”描绘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自然景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历史变迁的隐喻。
颔联“袖底有云皆泰岱,眼中无事不沧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沧桑感。诗人仿佛在袖底触摸到了泰山的云雾,这既是实写自然景观,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深远。同时,“眼中无事不沧桑”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颈联“燕巢历历惊危幕,驴背匆匆又夕阳。”通过燕子在危幕下的巢穴和诗人骑驴匆匆赶路的情景,展现了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燕子的巢穴历历在目,却在危幕下显得格外脆弱,而诗人的行程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匆忙而略带忧伤。
尾联“且向江头吟白柰,遥凭六代溯兴亡。”诗人选择在江边吟诵白柰(可能指白梅花),以寄托对历史兴衰的思考。通过“遥凭六代溯兴亡”,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历史,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追忆与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对当下和未来的某种期待或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经浯溪
我舟再楫三吾道,李家陈迹悲如扫。
两翁辞翰犹依然,十丈铁崖悬至宝。
土花渍蚀茫穗半,犹照清湘舞寒藻。
西风古树泫露高,似泣中兴多潦草。
徒令过客张群议,角立俄然费探讨。
有执储皇职抚军,亟尸天位乃无君。
有言彼为社稷计,不立危亡当即至。
耄荒久失率土心,那更作人怀敌忾。
我求二说恐未然,义虽有据道终偏。
无君岂可君天下,坐视危亡亦背天。
当时诸臣在灵武,只合合谋操两疏。
一祈禅诏降金天,一请嗣皇膺历数。
艰难百计萃厥躬,舐犊老牛宜内顾。
但少须臾俟报章,正名讨贼宁忧莫。
邺侯归国惜太晚,鸿渐诸人谁晓悟。
遂令河北数十州,欲睹天日终无路。
山水三吾素有灵,高歌夜半请深聆。
《重经浯溪》【明·张吉】我舟再楫三吾道,李家陈迹悲如扫。两翁辞翰犹依然,十丈铁崖悬至宝。土花渍蚀茫穗半,犹照清湘舞寒藻。西风古树泫露高,似泣中兴多潦草。徒令过客张群议,角立俄然费探讨。有执储皇职抚军,亟尸天位乃无君。有言彼为社稷计,不立危亡当即至。耄荒久失率土心,那更作人怀敌忾。我求二说恐未然,义虽有据道终偏。无君岂可君天下,坐视危亡亦背天。当时诸臣在灵武,只合合谋操两疏。一祈禅诏降金天,一请嗣皇膺历数。艰难百计萃厥躬,舐犊老牛宜内顾。但少须臾俟报章,正名讨贼宁忧莫。邺侯归国惜太晚,鸿渐诸人谁晓悟。遂令河北数十州,欲睹天日终无路。山水三吾素有灵,高歌夜半请深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1067c6f00e32640147.html
阳朔馆中述怀
群峰卓铦锥,罗列太虚表。
飞鸢飏清昼,错认抢榆鸟。
我投公宇中,新旭半扉晓。
苍烟淡数抹,渐放林庐小。
脱叶竞飕飗,渔舟纷缥缈。
差池幽讨心,迥与川云杳。
疮痍奈满目,敢独念轻矫。
薄暮犹虎声,不风波沸沼。
何当布罗网,此物驱除了。
括我风月囊,归与春事杪。